列宁已去世100年,俄罗斯为何每年花百万美元维护,也不将其下葬

峻辉聊过去 2024-03-19 05:43:53

世纪之交时,俄罗斯一家媒体曾举行一次推举“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民意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风云人物。

无独有偶,2000年12月31日,也就是20世纪最后一天,莫斯科红场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 ,数以千计的俄罗斯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足以看出列宁在俄罗斯民间的影响力。

如今,列宁已去世100年了,苏联解体也超过了30年。现在的俄罗斯早就放弃了马列主义,和苏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政权,意识形态更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

然而,俄罗斯政府却不禁止民间参拜列宁墓,也不提倡让列宁的遗体迁出红场。

不仅如此,俄罗斯政府每年还要从财政开支中拨出数百万美元来维护列宁墓。

俄罗斯优待前政权创始人墓地,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极为少见的现象。俄罗斯为何会独树一帜呢?是铭记历史,抑或是服务现实政治?

巨人的离去

1918年夏,列宁遭到社会革命党女党员卡普兰的刺杀。几发浸泡烈性毒药的子弹击中了列宁。

一颗子弹打中了肱骨,造成了骨折;另一颗则从背后肩胛骨方向射入了体内,打穿了肺叶,引起了大量出血。

这次遇袭极大地伤害了列宁的身体状况,再加之列宁经常发愤忘食地工作,长年累月的紧张和劳累,压垮了列宁。

还在德国侨居时,列宁就患上了高血压,逐步发展为动脉硬化。1921年开始,列宁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几次中风瘫痪。

1923年3月10日,列宁第三次累倒,无情的病魔使列宁右半身完全瘫痪,并剥夺了说话能力和工作能力。

至此,列宁的政治之路来到了终点站。

一位看护列宁的教授记载道:“情况确是悲壮的,这个演讲天才,曾经用语言激励群众,曾经用辩论说服战士的人……现在却连最简单、最原始的概念都表达不明了。”

又和病魔战斗了几个月,列宁终究是油尽灯枯。

1924年1月21日18时,列宁的病情急转直下。他面色苍白,全身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体温飙升至42.3°摄氏度,意识模糊不清。

一直守护在列宁身旁的医生竭尽全力,用尽各种手段,也回天乏术。

指针一步步走,列宁的生命一点点流逝,到了18时50分,列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与世长辞,终年54岁。

这位为无产阶级奋斗一生、为工农群众服务一生的革命家,没能抵御死神的召唤。

遗体的处理

诊断书上,写着引起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脑溢血,过度的脑力劳动引起的严重的脑脉管硬化过早夺走了列宁的生命。

列宁死后,苏共在莫斯科召开了党代表大会。

期间,加里宁突然神色凝重,低着头走上主席台宣布:“我们敬爱的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志再度中风,不幸离世。”

刚说完,加里宁便泣不成声,泪流满面,走下主席台便失声痛苦,在座代表也无不痛哭流涕。

列宁死后,苏共领导人内部对其遗体的处理有不同意见。

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内的部分领导人主张土葬,另一部分人则主张保存遗体,最终经苏维埃主席团表决,决定采用了后一种措施。

1月22日,斯大林特聘了当时最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斯巴尔斯基和病理解剖学家沃尔普诺夫,设法长期保存列宁的遗体。

专家们给列宁的遗体注射了大量的蚁合醛液,让列宁的容貌重新丰满起来。

随后,斯大林更是请来了一批生物学家,共计150人,特别成立了列宁墓研究所。

经过多种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防腐法用来保存遗体。

另外,为了让苏联民众可以随时瞻仰遗体,起到团结民众的作用。斯大林及苏共高层还让建筑师阿·维·休谢夫设计了临时性松木墓。

1月26日,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为列宁修建永久性纸的陵墓。

1924年8月1日,由休谢夫设计的第二座用橡木修建的列宁墓在原址上建成。

然而,橡木毕竟是天然木材,寿命短是一个绕不开的缺点。因此,1930年,休谢夫又在原址的基础上设计了大理石陵墓。

1941年,纳粹逼近莫斯科,为以防万一,列宁遗体迁往了乌拉尔。二战结束后,又重新运回莫斯科。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7日,苏共中央将斯大林的灵柩安放在列宁墓中,并将陵墓称为列宁-斯大林墓。

可1961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将斯大林的灵柩从列宁墓迁出。

时间来到1991年,有人提出,既然苏联不复存在,俄罗斯的经济又不景气,不应该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在一个死人身上,将列宁遗体从红场迁往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家乡)才是上上之策。

还有的民主人士提议将其遗体埋到地下,这样就一劳永逸,前莫斯科市市长波波夫就有这样的打算。

不过,这些提议都只停留在口头阶段,始终未付诸行动。其中既有民众坚决抵制的因素,也有俄罗斯政府出于政治因素的需要。

不朽的列宁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有不少民族主义者,内心的悲愤无处发泄,便将俄罗斯悲惨的境遇投射到苏联的创始人列宁身上。

因此在俄罗斯政府内部,才会有波波夫这样的忘恩负义的小人提议迁走列宁的墓地。

可是俗话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苏联政权的哲学基础毕竟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群众史观,使用的哲学方法也是辩证法。

现实中的俄罗斯人民生活虽然贫穷,但并未丧失理智,更不是《三体》中“不感谢逻辑”的人类群体。

小说毕竟是小说,科幻终究不是现实,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就是内心的意识有情感的存在。

当俄罗斯人民获悉列宁遗体将要迁葬后,纷纷来到红场再看一看这位历史伟人。

当时,每天来到列宁墓前瞻仰列宁的群众络绎不绝,有些是白发苍苍,身着军装的二战老兵;有些则是饱经风霜、步履蹒跚的老妪。

新婚夫妇举行婚礼之后,都要到列宁墓前去献上一支美艳的花朵。1993年10月4日,莫斯科发生武力冲突后,列宁墓停止开放。

一些新婚夫妇前往列宁墓献花时,遭遇警察阻拦。新人们苦苦哀求,拿出喜糖、喜烟和香槟酒相送,有的警察不想如此不近人情,便破例允许他们前往列宁墓。

10月4日,俄罗斯当局欲将整个列宁博物馆没收,转交给莫斯科杜马,门上还贴了封条“因技术原因停止开放”。

告示一出,俄罗斯舆论就彻底炸锅,不少人大鸣不平,他们大声吼道:“你们不准封停列宁博物馆,也不准触动列宁的遗体,这样做是可耻的行为。”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也反对破坏列宁的遗体,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列宁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他的存在,让俄罗斯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至于列宁墓,我本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野蛮行为,特别反对掘墓毁尸。我们有自己的历史,而列宁就是俄罗斯近代历史的一部分,且是最光芒万丈的一位人物。”

在俄罗斯广大人民的抗议下,莫斯科政府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得顺应民意,将列宁墓维持原样。

俄罗斯政府之所以要迁葬列宁遗体,一个原因就是土葬其遗体将成为俄罗斯国家现政权消除以前政权错误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为了增添现政权的合法性。

这有助于恢复俄罗斯东正教的宗教和文化影响下历史形成的民族意识形态。

202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50周年。在弥漫全球的新冠疫情危机中纪念列宁,具有特别的现实含义。

疫情加重了分配不均,人们更加理性审视列宁的政治功绩和伟大的历史实践。

在1875年-1900年,由于长期经济萧条下的资本主义垄断加剧和经济金融化,欧洲底层越来越难以生存,欧洲社会也同时撕裂成左翼社会主义和右翼国家民族主义。

不断的对抗,不断的谩骂,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链式反应下,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俄罗斯沙皇的专制统治。

由此,列宁将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由列宁这个“接生婆”带到人间。

在列宁的领导下,无产阶级正式作为历史的主角,等上了人类的历史舞台,这无疑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在此之前,历史的主流叙事从来都是“皇室贵族”、“世家大臣”。可是,列宁以实际行动证明历史可以由人民创造,可以由群众推动。

作为工人阶级的领袖,列宁的思想超越了国界,传遍了整个世界,包括第三世界和欧美国家。

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赞扬的一样:人类从未出现过对人们精神产生如此巨大影响且毫无私利的举世闻名的人物,他在生前就将自己的道德形象铸成一尊铜像,这尊铜像将永世长存。

在俄罗斯普通老百姓心里,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在全世界受苦的群众眼中,列宁更是无产阶级的导师,足以影响许多政党。

因此,俄罗斯当局出于忌惮民众,也不敢迁走列宁的遗体。

再者,无论怎样说,列宁在俄罗斯历史上,都是一个光辉形象、都是一个正面人物。

最后,俄罗斯仍然存在俄罗斯共产党,且在腐败猖獗的俄罗斯政坛,俄罗斯共产党在议会占据着10%的席位。

这10%的席位力量虽小,却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因而俄罗斯政府不得不给俄罗斯共产党三分薄面,也就不敢妄议迁走列宁遗体。

结语:

一个不尊敬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俄罗斯民族生长于荒凉冻土,具有无可比拟的坚韧性,诞生过像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小说家,就注定不是一个可悲的民族。

即便一时气血上头,犯下蠢事,也终将幡然醒悟。

可能列宁在现如今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叙事中,被人责难,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俄罗斯人民一定会重新回到列宁设计的道路上。

参考资料

《列宁传》 天地出版社 季正矩

《俄罗斯人为何崇拜列宁》 光明日报

《列宁遗体的命运》 高山 当代世界

3 阅读:1546
评论列表
  • 2024-07-28 18:52

    还是让他入土为安吧。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