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于明白,当年轰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峻辉聊过去 2024-09-15 18:04:45

5月,初夏时分,本该是鲜花盛开、芳香四溢的季节,本应是抒写春意,放声高歌的时候。

然而,1999年的5月,在中国大地,泪水代替了微笑、愤怒占据了主流,悲伤取代了欢歌。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这一年的5月8日,正当中国人沉浸在周末的欢乐时光中,南斯拉夫的一声巨响彻底击碎了短暂的宁静。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组织,用5枚导弹,从三个方向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一时间,国内舆论群情激愤,人民朴素的民族情愫瞬间被点燃,有不少人在各大报刊留下了实名帖子,声称要立即同美国开战,最不济也要对等还击。

官方政府也调高了战备等级,仿佛远去的战火就差一根火柴就能点燃。

不过,中央高层权衡利弊,分析得失,还是冷静做出了理性的决策——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只打政治仗,不打军事仗,试图利用国际舆论挽回颜面。

那么,我国此举用意究竟是何?20多年后,美国方才恍然大悟。

炮火下的冤魂

轰炸发生后,许多人都难以置信,亲身经历者的中国商人沈红接到消息,更是以为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毕竟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联合国宪章》:大使馆是所在国主权领土的向外延伸。

未经联合国授权,美国就向北约成员国之外的主权国家动武,是对宪章的肆意践踏,轰炸行动就已经犯下了战争罪行。

只能说沈红低估了美国的无耻行径,高估了美国的道德准则。

几天前,沈红的父亲还从上海打电话时开玩笑说:“应该把新买的奔驰车停在中国使馆,以保障其安全。”

尽管如此,第一时间,沈红还向一位当地警察进行了求证。

南联盟的警察气愤地对沈红说:“对,你们的使馆确实被炸了。”

为什么笔者要着重提到沈红这位商人呢?

一来他是亲历者,又并非使馆的工作人员,他的描述比较具有可信度;二来死于轰炸的一对新婚的记者夫妇——31岁的许杏虎和27岁的朱颖是沈红肝胆相照的旧友。

出于关心旧友,沈红结束了和警察的通话,立即乘车赶到了现场。

随着汽车雨点般急促的汽笛声,沈红只看到大使馆周边是一片混乱。

乱石瓦砾横放于街头,广场中央的国旗早已不见,使馆大楼还在燃烧,从窗口窜出的黑糊糊浓烟笼罩在人们的头顶,满身都是血和灰尘的工作人员带着文件档案资料,从窗户逃出。

作为一个局外人,沈红回忆道:“我们不能进去,有很多黑烟,没有电,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太恐怖了,犹如末世地狱。”

直到第二天,沈红才从使馆的一个参赞得知了好友的死讯。

许杏虎和朱颖都在《光明日报》工作,前者会讲一口流利的塞尔维亚语,还曾发表过一系列题为《亲历炮火》的专题报道,记录了几个月前北约空袭期间在贝尔格莱德的生活。

妻子朱颖长相十分恬美,是《光明日报》有名的美人。

她本人则是广告部的美术编辑,刚参加工作没几年。

没想到的是,这一对珠联璧合的佳人夫妇竟然成了北约炮火下的冤魂。

除了许杏虎和朱颖之外,还有一位记者——48岁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也牺牲于贝尔格莱德。

邵云环的丈夫曹荣眼部重伤,几近失明,终生都要生活在黑暗之中。

使馆中的一个武官也受到了重伤,送回国时还处于昏迷状态。

事后统计,在轰炸事件中,共有5颗GPS制导炸弹击中了大使馆。

不幸中的万幸是,有一颗从大使馆屋顶呼啸而过,没有爆炸,驻南联盟的大使才幸免于难。

第二天下午,为了能为亡友尽一份微薄之力,沈红在贝尔格莱德组织了一场示威游行,他高举纸牌,上面写着十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北约,纳粹美国恐怖组织。”

双方的态度

轰炸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政府和人民感到了极大的震惊和愤慨。

当天早上,中国政府就发表了声明,严厉谴责北约的罪行,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社会各界也紧跟中央,发布了文告。

比如中国道教界就率先开炮,称美国所作所为,不合道义,有违天理;又比如中国文联,称轰炸大使馆完全摒弃人道主义,是北约创下的最无耻的暴行。

至于民间,更是群情激愤,北约的炮弹就如一粒火星,落在了干柴之上,中国人民心中积郁已久的愤懑如火山爆发一般。

5月8日下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

几十万高校学生聚集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和各地总领馆门前,高举“反对霸权,反对侵略”、“捍卫主权,还我使馆”等横幅,抗议美国的邪恶行为。

不少学生还把人行道上的地砖翻了出来,砸向了美国驻北京大使馆。

美国大使尚慕杰迫于学生的压力,不得不待在大使馆长达四天。

一边是怒火冲天,一边则是敷衍了事。

轰炸后的最初几个小时里,美国和北约很快就公开宣布这只是一起事故。

空袭南联盟期间,驻布鲁塞尔的北约发言人谢伊(Jamie Shea)每天就用其伦敦东区口音发布最新的战况。

当晚,他就在记者会上,装模做样地解释道:“北约军机炸错了建筑物。”

20年后,他仍旧是这个观点,还进行了一番狡辩:

“这就像一起火车事故或者车祸,你知道出了什么事,但你不知道出事的原因……确定原因花的时间要长的多,打击外国使馆并不在北约的计划之中。”

至于美国总统克林顿更是出了名的会说话,那时他正在俄克拉荷马州视察龙卷风造成的灾害。

下午在面对记者的提问,克林顿只字不谈事故的责任,而是说:“这是一个可悲的错误,我谨向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表示我真诚的歉意。”

随后,克林顿又转移了话题,不谈轰炸,反而大谈特谈米洛舍维奇的政策。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克林顿的道歉不过是应付的话术,目的就是想转移事件的矛盾。

也许是为了圆“误炸”这个谎言,在“炸馆”事件两天后,美国的国防部长科恩说:“我们的一架飞机攻击了错误的目标,因为轰炸指令依据的是一张过时的地图。”

CIA局长特尼特又进一步说道:“美国情报人员只有南联盟军需供应采购局总部(原本的轰炸目标)的地址——艺术大街2号。他们采用的是一种落后的定位技术,导致误炸了相距350米远的中国大使馆。”

然而,五个月之后,两份独家报纸——英国的《观察家报》和丹麦的《政治报》发表了重磅文章,称:“美国轰炸大使馆是故意为之,他们将大使馆当作南联盟的情报中心,因此从禁止轰炸的目标清单中被移除。”

当然,美国政府则断然否认,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该报道完全是“胡言乱语”。

英国外交大臣库克也亦步亦趋,称“报道没有丝毫的证据,完全是主观臆测。”至于阴谋论疯传的F-117A飞机碎片,更是虚无缥缈的妄言。

中国的隐忍

美国政府给出的“误炸”理由显然是荒谬至极,只有天真的愚蠢者才会相信他们的说辞,那么为什么美国会悍然轰炸大使馆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展现美国的军事实力,是霸权主义的新扩张。

轰炸是在1999年,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年份。马上就要进入全新的21世纪,美国定要秀一秀肌肉。

十年前,苏联的轰然崩塌,世界只剩下了一个超级大国——美国。

即便这样,短时间内看不到对手的美国仍不放心,生怕会出现第二个“苏联”,挑衅其霸主地位。

1998年12月,美国在白皮书《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就毫不隐讳地宣称:美国的目标就是领导整个世界,绝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者政治集团。

中国作为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制度都和美国背道而驰。

对它采取一些措施,在美国鹰派政治人物心中,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

其次,美国此举是想威慑中国,给予中国军事压力,使其在中国加入WTO的过程中做出让步。

从1986年7月开始,中国政府就提出了申请,要求复关。

隔年3月,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正式成立。

从此,中国和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

1995年1月,关贸总协定改头换面,成世贸组织,中国的复关也就转为加入世贸的谈判。

众所周知,美国掌握着全球的经济霸权,在加入WTO的过程中,中美两国就关税问题、农产品进口问题、开放金融市场问题僵持不下。

4月份,朱总理还曾访问美国,主要商谈的就是入世事务。

但中美双方仍然是各说各话,始终无法达到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于是决定,5月中旬在北京重开谈判。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轰炸了大使馆。

其用意不言自明,就是企图利用军事手段,敲打一下中国。

有一种说法是,美国军方的鹰派人物是瞒着总统克林顿,擅自轰炸大使馆。

一来是给中国一点苦头尝尝,二来是给民主党的克林顿出难题。

时间会抚平一切伤痛,尽管民间舆论强烈。但官方还是保持了克制,对事件采取了冷处理,只在舆论上进行了谴责。

比如中央领导人在5月9日下午6时的讲话中,就表示:“我们相信,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会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自觉维护大局。要防止过激行为……更要保护外国驻华的 外交机构和人员,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后来,美国就此事件也进行了公开道歉,还赔偿了中国2800万美元。

另一边,中国也因为美国驻华使领馆在示威中受到破坏,向美国支付了300万美元的赔偿。

另外,美国还向伤亡者家属支付了450万美元。

中国之所以不反击美国,没有采取经济手段或者军事手段,主要还是为了积蓄力量,卧薪尝胆。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还不甚发达,全年的GDP还未进入全球前三。

20世纪90年代,全球的金融、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倾向。

此过程的推动力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三驾马车,一曰欧盟、二曰日本、三曰美国,追求的就是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如果中国不加入世贸组织,不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经济实力注定只会原地踏步,工业能力和西方资本国家只会越拉越大。

同时,国内的还有数以亿的劳动力需要工作,不从日本、欧美手中承接低端密集型产业,庞大的就业问题就无法解决,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巨大。

因此,为了未来计,中国在“炸馆”事件中也只能冷处理,不选择正面硬刚美国,无疑是一种最好、最优的选择。

不过20年后,等中国经济足够和美国掰一掰手腕,就将被炸使馆的旧址重新开发,改造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文化中心之一。

其背后的象征性意义不言而喻:一块在西方霸权下经历屈辱和悲剧的土地浴火重生,将成为展现中国灿烂文化及历史的闪亮殿堂。

即使是当年中国的激进人士,现在也改变了看法:幸亏中国当年的反应没有失控,没有美国人在抗议活动中死亡。

商人沈红也赞同此看法,称:“我们当时是发展最快的国家,每年经济都是两位数增长。如果我们那时候因为战争停止了发展,估计会葬送大好的经济局面。”

还有一位来到贝尔格莱德的游客看到轰炸纪念碑,感慨地说道:“现在回想当时,我觉得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现在能和美国人平起平坐了。”

结语:

有时候,后退不是懦弱,忍让不是胆小。

关键在于国家处于何种历史时期,在于自身实力是否足够同敌人对抗。

以退为进,也不失为是一种良机,不然谁会想到如今的中国会有今天繁盛的局面。

另一方面,美国悍然轰炸别国大使馆,也让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青年人看清了美国以武为尊的真面目,震醒了中国青年对于美国不切实际的幻想,引发了青年们心中对于顽固的美国情节的反思。

从这个意义上,美国这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种种表现》 科学社会主义 1999年第3期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20年的记忆追溯》 BBC 凯文·波尼亚 拉札拉·马琳科维奇

《中美关系史:1972-2000下卷》 陶文钊 上海人民出版社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