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冲泡茶汤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茶汤表面浮起一层泡沫,尤其是在前两三道茶汤的时候。
关于这些泡沫,有些人会联想到类似炖排骨焯水时表面浮起的浮沫,认为茶叶不太干净,存在杂质或者农药残留,要将茶叶多洗几遍,才放心饮用。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古人喜欢茶汤泡沫
关于茶汤泡沫,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已经关注到它。
中国史上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散文,西晋杜育所著作的《荈赋》就有言:“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描写的就是茶汤冲泡好后,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明亮的如暖阳照射下的皑皑白雪,灿烂的如阳春三月盛开的花朵。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篇中也特地评价了茶沫。“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其中“沫饽”也就是茶沫,陆羽认为茶汤泡沫是茶汤中的精华,切不可丢弃。

宋代流行点茶,斗茶斗的核心就是茶汤的泡沫。通过使用茶筅在建盏中反复击打茶汤,使其产生丰富的泡沫,若泡沫产生的越丰富,维持的越持久,则茶的品质越好。
泡沫是茶皂素的表现
茶汤中泡沫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茶叶中一种天然物质的展现,它的名字叫茶皂素,极易溶于热水,经热水冲泡在茶汤中震荡后浮在茶汤的表面。

茶皂素,具有很强的发泡能力,在茶树根、茶叶茎、茶叶和茶籽中均有分布。由于,茶皂素是在水中震荡后出现,所以,当执壶高冲或急冲,泡沫往往出现的比较多,而沿着盖碗碗壁温温柔柔的注水的话,泡沫往往出现的比较少。
茶皂素的作用
茶皂素的味苦而辛辣,一般而言,滋味浓郁的茶叶中茶皂素的含量较高。为了减少茶沫的存在,可以在冲泡茶叶时采用细流慢注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减少泡沫,降低茶汤的苦味。

相关研究表明,引起茶汤泡沫的茶皂素具有消炎镇疼、抗菌等功效。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皂素也被提取应用,用于药剂、发泡剂、清洁剂等制作之中。

由此可见,茶皂素是一种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的有益成分。当我们喝茶,看见茶汤表面浮起的茶沫后,可以放心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