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梁思成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坚持要娶小自己27岁的林洙。
在梁思成和林洙结婚的当晚,金岳霖拿着一瓶酒、一碟花生米,跌跌撞撞来到林徽因墓前,
他一边轻抚墓碑,一边喃喃的说:“徽因,你别难过,我来陪你!”话未说完,早已泪如雨下……
他一边喝酒一边哭,就这样,梁思成在家高兴大婚,他在林徽因墓前枯坐了一夜。

金岳霖这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做学问,另一件是爱林徽因。
金岳霖的学问做得极好,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被誉为“中国哲学第一人”,说他是哲学界一代宗师也不为过。
不光学问好,他性格脾气也好,人也是英俊帅气。
冯友兰先生曾这样形容他:“金先生颇有风采,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天真烂漫,率性而行!”
1930年,35岁的金岳霖,遇见了他命中注定的爱人,林徽因。
和林徽因相识是徐志摩介绍的,自初见那天起,金岳霖就被林徽因的谈吐深深吸引,感觉她美丽的双眸里,深藏着璀璨星河。

当时,他在美国留学时的有女朋友,他回国后,美国女友为了追求他,一直追到北京。然而,认识林徽因后,他心里再也容不下别人,果断提出了分手,女友只能默默流泪回国。
自从爱上林徽因后,金岳霖一天看不到她就魂不守舍,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
就是后来著名的“逐林而居”。
在《金岳霖回忆录》中,他曾这样说:
“从1932年到1937年夏,我们住在北总布胡同,他们(林徽因夫妇)住前院;我住后院,小院。前后院都单门独户。”
他一点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常常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在家忙着,他就大摇大摆的走进去,坐到客厅沙发上读书看报,逗引孩子,或者自顾自地拿水果吃,
不得不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涵养真是好,他们早就看透了金岳霖那点小心思,但都是看破不说破,
反而夫妇俩待金岳霖非常尊重和亲密,吃饭常是一桌吃,金岳霖在自述中说:
“除早饭在我自己家吃外,我的中饭,晚饭大都搬到前院和梁家一起吃。”
这样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了大概20年,并且连抗战也不能阻止他的追随的热情,
抗战时候,一有机会,他就去住他们家。抗战胜利后,他们搬家到新林院,他仍然去同住!

同住的日子里,金岳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林徽因的感情:
林徽因身体不好,他就亲自养母鸡下蛋熬鸡汤给她补养身体;
林徽因爱读书,他就经常拿着各种读物,饱含深情地为她朗读,
林徽因每次遇到难题,他总会遍览群书,想方设法给她提供灵感;
甚至林徽因和梁思成平时工作太忙,他就主动担任起“保姆”和家庭教师,帮忙带孩子,陪孩子玩耍,教导孩子学习……
金岳霖简直成了这个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病逝。
金岳霖得知去世的消息时,他正在办公室和学生谈话,
学生回忆称:“老师先是不说话,后来突然悲伤地说了一句:林徽因走了,他痛苦不已,边说边哭!”
几分钟后,他不再哭泣,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灵魂好像被抽光一样,眼神空洞,沉默不语。

1962年,梁思成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坚持要娶小自己27岁的林洙。
金岳霖得知后非常震惊和愤怒,他苦劝梁思成无果后,一怒之下都想要和他“绝交”!
后来,他想开了,哪有什么情比金坚、海枯石烂,梁思成早就放下了,是他自己痴情,一直放不下而已!
在梁思成和林洙结婚的当晚,金岳霖拿着一瓶酒、一碟花生米,跌跌撞撞来到林徽因墓前,
他一边轻抚墓碑,一边喃喃的说:“徽因啊,还是我对你好吧?今天他又结婚了,你别难过,我来陪你!”
一口花生一口酒,和着满脸的泪水,说不清楚是辛辣还是苦涩……

林徽因死后,金岳霖把自己封闭起来,好像一下变得木讷了。
他的晚年,只剩下两件事:回忆林徽因、给林徽因扫墓。
汪曾祺曾在文章里提到:
“有一次,极少外出社交的他,竟出乎意料地邀请了很多朋友到北京饭店里吃饭,大家狐疑,都在猜测老金是不是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宣布。这时,他站了起来并郑重地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举座闻之,皆唏嘘不已,大家恍然大悟一般纷纷起身安慰金岳霖。”
梁思成执意娶林洙,把孩子们的心都伤透了。
梁从诫干脆直接搬到金岳霖家里,喊金岳霖“金爸”,照顾他得
梁从诫的到来,给金岳霖的晚年带来很多宽慰,一生未娶的金岳霖,晚年却享受到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这可能是对他一生无私付出,最好的回报。
1984年,89岁的金岳霖在弥留之际,拉着梁从诫的手说:“我等了你母亲一辈子,守护了她一辈子!我走后,就把我骨灰扬在风中吧!”
梁从诫却没有遵从他的遗愿,而是把他安葬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墓地的旁边,让他继续守护着一生的爱人。
可以说,林徽因是幸福的,
金岳霖用一生,全心全意地爱她,对她只有付出,却没有求过任何回报。
“不求结果,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徐志摩的这首情诗,竟然成为金岳霖一生,最贴切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