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年间,一名进士写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句诗。正常情况下来说,这样的诗句生动形象,绝对算的优秀。可因为诗句中的一个“乱”字,这名进士最终竟然被直接拖去斩首。
人们难以想象,那个年代的文字狱,究竟发展到多么可怕的地步。整个国家的统治方针,又是多么的愚昧。
而后来乾隆年间,一位70岁大臣犯错惹怒乾隆,最终治罪的理由同样是依靠文字狱。既然在政治上面没有什么错误,那就通过文字来进行定罪。
家中藏书的任何一句话语不对,都可以直接拖去斩头。不过当这名犯人在监狱里吃断头饭时,吃了2块肉,喝了三杯酒,乾隆看后选择放过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知死活事情还要从乾隆四十八年开始说起,当时身为清朝大臣的尹嘉铨,当官数十年以后,已经辞退官职并在家中养老。对于这个年纪的他而言,只需要享受剩下的时光就可。
只是谁也不知道尹嘉铨究竟犯了什么病,当乾隆南巡回京经过保定(尹嘉铨的家乡)以后,他托人上书乾隆,请求为父亲尹会一追谥并从祀孔庙。
要说为父亲争取荣誉,这本身也没什么错。可关键追谥以及从祀孔庙,那都必须是为整个国家做出十分突出的贡献才行。前者尚且还好,乾隆追谥一个称号,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从祀孔庙这件事情,整个大清王朝都只有三个人能够拥有这样的荣誉,尹会一何德何能可以成为其中之一?
更关键的是,封建社会年间的荣誉,从来都不是求来的,全是由皇上主动给予的。从某种方面来说,尹嘉铨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在胡闹。
念在尹嘉铨以及尹会一,都为国家兢兢业业工作了一生,乾隆虽然十分生气,但还是选择了克制并回复尹嘉铨:
念汝为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轻饶!乾隆已经说得很明白:看你是为了你的父亲求情,我表示理解并姑且免掉你的罪行。可如果再不安分在家养老,绝不会轻饶。但凡还有一点点情商,都知道自己作死应该停下。
可尹嘉铨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在新的奏折里面,尹嘉铨不仅要求父亲尹会一进入孔庙,清朝各个时期有名望的大臣,也都要进入孔庙。
乾隆的愤怒可想而知,一个已经退居二线在家养老的官员现如今“教我做事”?历朝历代的大臣,没有入选孔庙,是不是说康熙、雍正等皇帝的选择是错误的?
找死找到这种地步,尹嘉铨也堪称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怒不可遏的乾隆皇帝,最终大笔一挥:
竟大肆狂吠,不可轻恕,钦此!于是一场针对尹嘉铨的抄家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乾隆的选择尹嘉铨通过两次触怒乾隆皇帝,将自己的不自量力和愚蠢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根本不明白,封建王朝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从皇帝手中求来,唯有荣誉和尊严需要皇帝主动给予。
尤其是上书奏折建议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在已经明确拒绝的情况下,建议就变成了“指教”,这完全就是在挑战皇权。
为了给尹嘉铨定罪,乾隆皇帝下令抄家的同时,命令抄家的官员们重点关注尹嘉铨家中的藏书。一旦有任何一本书之中出现任何不对的“字眼”,处罚尹嘉铨就变得容易很多。
毕竟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处罚旧臣的时候总不能是因为心里不爽,又或者说对方上述奏折以后,自己决定处死,到时候大臣们的争辩,一定会让自己十分头疼。
那么为什么尹嘉铨在狱中吃断头饭时,仅仅吃了两口肉,喝了三杯酒,乾隆皇帝就选择将他放了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尽管乾隆十分痛恨有人指教自己,但尹嘉铨已经十分年老,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没必要因为一个将死之人而动怒。
不仅如此,将尹嘉铨杀了,其他大臣又会怎么看怎么想,赦免他,反而能让大臣感受到皇恩浩荡。
不得不说,封建社会时期的统治者,大都十分虚伪。在他们的认知和决策里面,对统治有利、对国家有利以后,才是真正对人民有利。
文字狱不好,皇帝们都知道,可这利于自己的统治,何乐而不为?而大臣们是否能够进入孔庙,由自己说了算,如果有人无端指教,皇帝又凭什么选择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