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五大主力,分别是新1军、新6军、第5军、第18军以及整编74师。
这五支部队,虽是国军精锐王牌,但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均被我军逐一消灭,不过,尽管其都走向了灭亡,但灭亡过程却不尽相同。
既有走的窝窝囊囊稀里糊涂的,也有比较憋屈的,而唯有战力最强的这一支,走的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痛快。
一、新1军、新6军:死的窝囊
为什么说新1军和新6军死的窝囊呢?得从黑山阻击战说起。
黑山阻击战中,新1军、新6军这两大王牌主力,归廖耀湘兵团管辖,不过,此时的新1军和新6军,却跟曾经的新1、新6没法比。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陈诚的一个操作。
1947年9月,陈诚抵达东北,就任国军东北行辕主任,而他到任后,为了满足其迅速扭转东北国军被动局面的愿望,随即对东北国军进行了整编。
他的整编思想很简单,那就是疯狂扩军。
在陈诚来东北之前,当时东北国军部队有9个军,而陈诚在此基础上,一口气就扩充到了14个军,足足增加了5个军。
要知道,陈诚可不会撒豆成兵,而按照国军一贯的作风,这多出来的5个军,大概率是被强征入伍的普通百姓。
而问题就在这里,这些人刚开始自然不会有啥战斗力,所以部队中要全部是这种人肯定不行,必须得有老兵搭配着。
那么老兵从哪里来?肯定是从原有的9个军中抽调了。
正因如此,陈诚就从新1军、新6军抽走了部分力量,以弥补新扩编军队的战斗力不足,这其中,新1军被抽走的是38师。
38师对新1军意味着什么呢?差不都意味着脊梁的地位,当初新1军的前身之一,就是这38师,因此该师也是新1军的骨干力量。
而这骨干被抽走,自然就让新1军实力大打折扣。
新6军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此,其核心骨干22师(新6军的起家部队)虽说保住了,但其余两个师(14师和青年军207师)均被抽走。
之后,新6军虽说又补充了两个师的建制(169师、暂编69师),但其中颇受廖耀湘看中的暂编62师,在法库战斗中又被东野打残。
这么一来,新6军在黑山阻击战时,手底下只有22师和169师。
而这就意味着,参加黑山阻击战的国军两大王牌,一个是徒有名号、实际上被抽走了骨干力量的新1军,一个是缺了整整一个师编制的新6军。
因此,其整体战斗力必然会打折扣,与此同时,廖耀湘这边又在战时打起了小算盘,其在战斗开始之初,没有让新1军和新6军第一个,而是派出了战力较差的71军打头阵。
由于71军以及随后上阵的207师都不是精锐,因此足足打了两天时间,始终没有突破东野十纵的阵地。
而等到廖耀湘反应过来并准备派出新1和新6时,已经晚了。
假设一下,如果新1军和新6军在黑山阻击战前并没有被抽调,并且在开打后是由这两支部队打头阵,那么以其在前期发挥出的战力表现来看,那么梁兴初的十纵想要拦住他们,难度将会直线上升。
但假设始终是假设,加上始终没能突破东野十纵的阻击,廖耀湘彻底慌了。
而他这一慌,整个兵团军心大乱,所以算是把新1军和新6军带到了沟里,与此同时,东野其他纵队适时出动,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顺利完成了对廖兵团的分割包围。
到了这种地步,廖耀湘兵团已经完全崩了,尤其是在廖兵团的指挥系统被端掉之后,整个兵团基本成了一盘散沙。
这个时候,新1军和新6军即便再强,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战力,为啥?因为士气已经没了,部士兵也收拢不住了,此战,新6军被彻底歼灭,而新1军大部被歼。
到了1948年的10月份,原属于新1军核心骨干的38师,在长春向我军投诚,同年11月的沈阳战役里,新1军最后的残部也选择放下了武器。
就这样,新1军和新6军这两支国军王牌部队,彻底走向了灭亡。
回看这两支部队的灭亡过程,属实是有点“窝囊”,先是被陈诚的一番操作导致战力打折扣,后又在战场上没来得及发挥出应有水平,最终稀里糊涂的就没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东北我军胜之不武,相反,正是包括东野十纵在内的我军顽强阻击以及战术合理运用,才歼灭了国军这两大王牌部队。
而就新1军和新6军本身的实力来讲,其最终覆灭的过程,确实是在稀里糊涂之下窝囊死的。
二、第5军、第18军:不甘而亡
相比于新1军和新6军的窝囊而死,第5军和第18军,走的那叫一个不甘。
先说第5军,在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后,第5军主要是在华东地区作战,而在淮海战役之前,第5军的表现可谓是相当的强悍。
举个例子,在1946年下半年至1947年,第5军前后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每一次转换,就意味着有战事,由此就能看出第5军几乎是频繁作战。
而频繁作战中,第5军一度胜多败少,这就给华野带去了很大的压力,不少华野的老人提到第5军都耿耿于怀。
事实上,第5军确实给我军带来过不少的损失。
1946年7月,第5军向淮南路东解放区进犯,此战,我淮南军区部队虽英勇反击,但最终因伤亡较大,未能阻击敌军的进攻,淮海军分区也因此撤销。
1947年2月,也就是莱芜战役期间,为保证莱芜战役的顺利,晋冀鲁豫野战军奉命于民权地区阻击前来支援的第5军。
此战,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3纵打的极为艰苦,其中,作为主攻部队之一的2纵6旅16团,全团仅有40余人突围,剩余的尽数牺牲在阻击前线。
同样是在1947年的梁山阻击战中,华野十纵在前半阶段打的不错,但北渡黄河后,中了第5军的圈套,最终被第5军和敌84师合击,损失巨大。
当然,第5军也不是没有失利的时候,孟良崮战役中,第5军被十纵牢牢挡住,使得其未能始终无法靠近孟良崮。
而值得注意的是,第5军麾下的三个师(45师、96师和200师)都不是弱旅,200师就不用说了,是第5军的骨干,但由于邱清泉一直舍不得用,因此大部分作战,都是45师和96师打的。
在很少动用200师的情况下,依然令华野头疼无比,足以说明了第5军的确难缠。
18军与第5军一样,都是有着相当战力且十分难缠的国军部队,而这两支部队的覆灭,则是一样的憋屈。
之所以说憋屈,主要是其都是在被围困中丧失战力,最终被歼灭的。
比如18军,在被包围于双堆集后,前后长达近二十天的时间左冲右突不得,这么一来,不仅因突围失败而接连损失了部分兵力,同时也如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被磨的没有了锐气。
当然,我中野、华野各部能将凶悍无比的18军围住并不让其突围成功,也是付出了极大努力的,“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等战术的运用,以及逐村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的策略,都在不断压缩着18军的空间。
此外,为防止敌军救援18军,华野的两大阻击兵团也贡献极大。
最终,18军就这样在被围困中走向了灭亡,自始至终,18军也没有机会与我军进行正面决战,就这么的憋屈而亡。
而第5军的情况与18军极为相似,被困陈官庄长达一个多月,导致其不得不陷入了内无粮弹,外无援兵的局面。
困到后来,第5军的邱清泉精神几乎都错乱了,最终,随着我军发起总攻,第5军也步了18军的后尘。
而再看这两支部队,都是因长期被困,导致其战力急剧下降从而走向覆灭的,当然,正所谓兵无常势,失败就是失败,不过单就其覆灭的过程和结果来说,确实有些没机会发挥出战力的憋屈。
三、74师:走的干脆利落
就个人观点而言,74师的战力,是国军五大主力最强的,而其覆灭的过程,也是五大主力里,最明明白白的。
首先,74师在孟良崮之前,基本不存在被抽调和注水的情况。
74师最早叫74军,组建于1937年,最开始下面只有两个师,分别是51师和58师,而这两个师,又分别是74军首任军长俞济时与第二任军长王耀武的起家部队。
所以从组建之初,74军就有很强的战力,同时也是军长的嫡系部队。
到了1939年,即王耀武接任74军军长那年,74军又新增一个师的编制,也就是57师,从这个时候开始,51师、57师以及58师,就是74军的固定编制,并且再也没有换过。
而在进入解放战争后,74军改为74师,辖下依旧是51、 57、 58这三个旅,一直到其覆灭于孟良崮依旧如此。
也就是说,74师始终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部队,没有经历过被抽调或是被补充其他部队,而这么一来,部队本身除了极为团结之外,默契度上也十分到位,而战力自然就相当强悍。
不仅如此,74师从建立到覆灭,乃至到后来的重建,中高层军官都是其内部成长起来的人,俞济时和王耀武就不说了,后面的施中诚(第三任军长)以及张灵甫,这些都不是空降而来的,而均是74师内部培养出来的。
包括再往下一级的师(旅)长也是如此,要么是从基层军官升起来的,要么是跟随王耀武多年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论整体战斗力,74师显然要优于国军的其他几个主力。
那么为什么说74是走的干脆利落明明白白呢?很简单,是因为其在孟良崮战役前后,能用的招数、所有的实力都用了也使了,换句话说,就是尽全力了。
要知道,在孟良崮战役前夕,74师风头正劲,毕竟在二战涟水时其占了便宜,所以士气高昂正值巅峰。
而开战后,74师一度逼近坦埠(当时张灵甫判断这里是华野总部),到了上孟良崮之际,张灵甫盘算的则是“据险坚守,然后友军配合,最终中心开花”的策略,这就说明,在整体战略上,74师并不糊涂,也一直保持着主动。
当然,由于其友军的不给力,以及我华野大军的成功阻击和穿插包围,74师最终被困在了孟良崮之上。
但即使陷入困境,74师依旧在交战中表现的极为凶悍,期间多个阵地都经历了反复拉锯争夺。
哪怕到了最后关头,也就是74师主力基本覆灭后,还有7000余残部躲在山坳里,若不是华野将这股敌人及时搜索了出来,那一旦其突然发起偷袭,后果不堪设想。
从这个过程中就能看出,74师始终保持着其本身应有的战力,并且战略上也处在主动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一直保持着应有的功力。
不过,其能想的招数也想了,能用的劲儿也用了,最终还是在正面对决的情况下,被我军彻底歼灭,因此,74师败的是既不憋屈也不窝囊,而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技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