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代的北伐鲜有成功?

天空蓝星 2024-04-06 04:52:27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政治上也是有着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我们纵观历史就会发现,历来大都为北方政权统一南方,而南方政权统一北方极为罕见。

细数起来,北伐能够成功的当属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有人认为国民政府的北伐也是成功的,但实际上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国民政府都未能完全掌控北方,因此它这个北伐成功是要打一个折扣的。这么多次的北伐,勉强算是两次成功,为什么历代的北伐鲜有成功呢?

从地形上来看,中国的地势北高南低,处于北方的中原地区以平原为主,而南方则以丘陵、山地为主。这种地形下,北方的交通便利,人员大规模地集结、调动,以及后勤补给上都要比南方迅速,在战争中更能占得先机。而南方在运输上更依赖水运,北上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使得在军队调动及其后勤的运输上困难度大大上升。

从人口和经济上说,由于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开发时间晚,在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上是不及北方的。整体而言,南方很长的时期内在整体实力上是不及北方的。只是在唐代的安史之乱后,南方的经济发展才开始逐渐超越北方,成为了中国的经济重心。也就是说,只是在宋代开始,南方的整体实力才胜过北方。战争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而宋代之前在这方面南方是不及北方的。

从军事实力上来讲,北方似乎也占据上风。由于环境和饮食的不同,北方人相对南方人在身体更为强壮。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由于南方没有游牧区,使得在战马的配置上,北方比南方的规模要大得多。要知道,这就决定了战争期间军队的机动性。再加上自南北朝时期后马镫的出现,使得骑兵的战斗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步兵对战骑兵更是难有胜绩。以步兵为主的南方政权,自然是难以和以骑兵为主的北方政权抗衡。

从政治上而言,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历来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而大多数南方政权多为割据者,这就使得南方政权在法统上难以具有正当性,加以实力上的原因而无心北伐;还有丧失中原而南渡的偏安政权,本身实力的不济,再加上对于政治上的整合以求稳定政权尚需时日,对于北伐基本上是有力无心。

以上这些都算得上是北伐难以成功的原因,但决定战争胜负不是单纯的力量比较,还有一些战争以外的东西。南北朝的刘裕也曾北伐,灭南燕、后秦,一度收复北方大部分失地。当时的三吴军队战斗力强悍,也曾横行于天下,而北方也是政治分裂。北伐之所以不能成功,除了当时南方的政治上不稳固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南方实力派对于当权者北伐的不热衷或者是不支持,而这种态度几乎长时间存在于南方政权。

三国时期的东吴,其立国的基本思路就是割据江东以观天下形势。孙策在时,尚有北上袭取许都的打算。至孙权继立,受江东世家大族的制约,只得定下保有江东、拿下荆州的大战略,以达成割据之势。而东晋南渡后,司马睿虽然和江东士族达成了共治的目的,但对于北伐江东士族却是不支持的。所以东晋的数次北伐,都只能是以北方流民为主力。

后来的南宋,在整体实力上超出了金国,虽然金军战斗力下降,但南宋的北伐也是数次无功而返。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南宋各阶层对于北伐的不热衷,虽有不少人仍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但终究难以带动整体以完成这个宏伟但艰巨的目标。

想想也是,江南富庶之地,本可以坐享太平,为什么非要去过那种刀口舔血的日子。一是不一定能成功,再者就算成功了付出的代价以及未来持续的对收复地的输血,这都是南方地方实力派所不愿意面对的。这些都决定了南方对于北伐的不热衷,甚至于不支持。自古都有金陵无帝王之气的说法,其实就是对于江南偏安特性的总结。

而北方则恰恰相反,中原自古就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使得中原王朝在政治上有着难以改变的天下一统的思想。时至今日,北方人相对于南方人,对于政治的关心度似乎更多一些。再加上自唐代之后,江南经济的开始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就使得中原王朝更有了南下的迫切需求。

因此,对于古代北伐鲜有成功的原因,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就在于南方对于北伐的不热衷,其本质为偏安心理,而其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原因只是表面的原因。当然,明代及国民政府北伐的成功,表明了大的趋势已经开始发生了改变,其中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意识的出现和增强,使得南方在民族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