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七雄中,如果说谁最没有存在感,毫无疑问的是韩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韩国基本上都是居于末席,因此我们很少看到韩国有什么大的动作,在列强间的政治博弈中毫无存在感,被历史无视也就在所难免了。
一般来讲,在我们模糊的印象中韩国有这么三件事还记得点,分别是聂政刺杀韩相韩傀、申不害变法和韩上党太守冯亭的嫁祸赵国而引发长平之战。别的再想一想,也就没有什么太有名的事件能让我们留点印象,活脱脱地属于一个战国时期的小透明。
其实韩国也并非一无是处,其最为知名的当属兵器,出产的弩和利剑为各国所畏惧。有一个说法是:“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射程达800米开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此外,韩国的剑也锋利异常,被形容为“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除了兵器精良外,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至关重要,成为了各大国博弈时争相拉拢的对象。
而韩国的短板则是非常的明显,那就是疆域狭小、人口不多。在三家分晋时,相对于魏、赵两家,韩家所得到的份额最少,这是基于三家实力的结果。在当初晋国的智氏向魏、赵、韩三家强要土地和人口时,之所以先向韩家开口,就是因为他的实力最弱,容易得手罢了。不出意料的,三家分晋时,韩国分得的土地最少也最为贫瘠。战国时由于战争频发,各国都实行耕战政策,拼的就是粮食和兵源,而这两点都需要土地和人口的支撑,韩国恰恰在这两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但土地少而贫瘠、人众寡而失教,这些先天的不足,并不是一个国家不能够崛起的必然因素。韩国之所以在战国时期寂寞无闻、毫无存在感,除了上面所说的国家的体量小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变革的不彻底,使得国家在进入战国这个竞争激烈的时期后,被迅速地甩下淘汰了。
韩氏是晋国的公族,亲眼目睹了晋国压制公族而导致卿大夫做大,最终被分割的结局。因此韩国建立后,公族拥有非常大的势力,以至于对君权形成了威胁。在韩国建立后的几十年内,国君更换频繁,不能说和这一点没有关系。
前面所提到的聂政刺杀韩傀,是受严遂的指使。这个严遂是韩哀侯的亲信,而韩傀则是当朝宰相,为韩国的公族。两人发生冲突,严遂为自保逃走,最后找到聂政杀死了韩魁。可以肯定严遂必然代表着国君的意志,因此才与韩傀发生冲突,而韩哀侯作为国君,竟然不能保全自己的亲信,可见当时公族的势力之大,纵为国君也不得不为之隐忍。内部长期存在的权力之争,必然使国家陷于内耗而国力不振。
再者,是由于韩国施行的变法不成功、改革不彻底。韩昭侯启用申不害改革,意图富国强兵。申不害也确实做的很不错:他加强对于官吏的考核和监督,进行军事改革以提高战斗力,鼓励民众开荒、重视手工业的发展。申不害的改革,使韩国的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出现了“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但申不害的政治思想以重“术”著称,大致就是要君主保持一种高深莫测的状态,以“术”驾驭和管理臣子。这种做法的结果要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反之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而相比于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则是重“法”即制度的推行,因此商鞅虽死,制度依然在发挥作用,使得秦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而申不害重“术”,在他和韩昭侯死后,所谓的“人亡政息”,于是韩国很快就又衰落了。
此外,韩国在大国博弈中存在感不强还有地理位置不佳的原因。韩国身处四战之地,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的建设,限制了其发展。虽然为各国所拉拢,但同时也会成为各大国扩张的牺牲品,使得国力更为衰败。特别是其处于秦国东进的要地,因此每每被秦军打击。奠定秦一统天下大势的长平之战,实际上就是秦攻韩使其领土割裂,从而引发的秦、赵两国对于战略要地上党的争夺战。最终韩国成为了六国中第一个被秦灭掉的国家,这其实也和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总的来看,韩国是因为国力不强所以导致其毫无存在感,其主要原因有基本实力不强、地理位置不佳、内部不稳定和改革不彻底这几个方面。其中,基本实力不强和地理位置不佳属于外因,而内部不稳定和改革不彻底则属于内因,比较而言,内因应该是大于外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