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高官对华摊牌论遭质疑:战略威慑失效背后的霸权焦虑

余涛聊谈 2025-03-29 11:20:17

当美国前国防部东亚事务副助理部长迈克尔·希弗在《金融时报》呼吁“终结对台战略模糊”时,华盛顿智库圈掀起了新一轮对华政策激辩。

这位曾深度参与亚太战略制定的官员声称,中国通过“灰色地带战术”系统性瓦解美国威慑,要求特朗普政府明确警告“武统台湾将付出不可承受代价”,然而这番论调背后,折射出的恰是美式霸权逻辑在台海问题上的结构性困境。

自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实施以来,美国始终在“承认一个中国”与“对台军售”间维持精妙平衡。希弗在文中承认,这种模糊策略的核心是“以军事威慑为锚点,阻止两岸现状改变”。

但2022年8月解放军环台军演中,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后撤至菲律宾海的举动,暴露出美军的威慑空洞化。兰德公司2025年报告指出,台海300海里半径内,中美军力对比已从2010年的7:3逆转为4:6,解放军区域拒止体系基本成型。

希弗将中国反制“台独”的组合拳定义为“灰色地带战术”,包括ECFA部分关税中止、M503航线调整及常态化巡航。其主张的“摊牌论”要求美国明确划设“武力护台”红线,却刻意忽略了两组关键数据:过去五年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从38%升至43%,而美军在亚太的F-35部署数量因维护问题缩减了17%。

这种“以口号替代实力”的思维,被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托马斯·怀特批为“冷战式恐吓的现代翻版”。希弗矛头直指特朗普的外交路线,批评其“抛弃乌克兰、勒索盟友”削弱了美国信誉。数据显示,特朗普第二任期对欧盟加征的钢铝关税使跨大西洋贸易额缩减12%,而对丹麦格陵兰岛的领土主张更导致北约内部信任度降至冰点。

这种“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与希弗设想的“联合威慑”存在根本冲突,若要组建对华统一战线,美国首先需重塑与欧洲、日韩的盟友关系,但特朗普团队至今未提出系统性印太战略。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希弗建议“在维持一中政策基础上强化威慑”,却无视中美博弈的本质矛盾。中国社科院台研所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美对台军售额达52亿美元,同比激增40%,直接推高台海冲突风险。

当美国国务院宣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时,其军工复合体正从台海紧张中赚取超额利润。面对美方威慑论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回应:“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14亿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任何代价计算在主权面前都苍白无力。”

军事科学院台海研究中心数据披露,解放军东部战区已列装36个信息化合成旅,福建平潭至新竹的应急投送通道可在90分钟内完成重装渡海。与此同时,RCEP框架下大陆与台岛贸易额突破2800亿美元,经济融合成为遏制“台独”的深层防线。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指出,希弗的“摊牌论”实为霸权焦虑的投射,当中国具备区域反介入能力时,美传统军事威慑已难以奏效。而特朗普政府“既要对华强硬,又拒绝承担盟友责任”的矛盾姿态,恐将加速单极秩序的瓦解。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言:“在台海玩火者,终将引火烧身”。

0 阅读:83

余涛聊谈

简介:让您与世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