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第聂伯罗市上空,一枚价值500万美元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划破天际,精准贯顶命中巴托洛梅奥酒店餐厅。剧烈爆炸瞬间吞噬了正在聚餐的乌克兰安全局、军情局及北约军官团队,至少30人死亡,其中包括10名北约军事人员。这场“外科手术式”打击,不仅暴露俄军情报网络的致命效率,更将战局推向新临界点。
袭击发生前48小时,俄军近卫第90坦克师已逼近第聂伯罗州边境3公里处。为应对危机,乌方紧急召集安全局、军情局及北约军官商讨防御方案,却在会后聚餐时遭俄军“一锅端”。
俄罗斯情报员谢尔盖·列别杰夫透露,俄方通过实时监听乌通信系统,锁定目标位置,这种能力意味着乌克兰后方通信网已被深度渗透。
此次打击印证俄军战术转型:伊斯坎德尔导弹专攻高价值目标,普通士兵则交由廉价无人机消耗。3月29日,俄军172架自爆无人机集群突袭乌境内目标,采用“高空集结+饱和攻击”模式,彻底颠覆传统游击式空袭逻辑。
面对俄军夏季攻势威胁,西方在巴黎会议上紧急升级对乌援助:扩大卫星情报共享,投资无人机及火炮生产线。乌军国产2S22“博格丹娜”155毫米自行火炮月产量已达15-20辆,列装第16、第26等16个旅级单位。
然而,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日均投掷上百枚FAB-500滑翔炸弹,将乌军阵地化为焦土,这种“空中列车炮”战术,正撕裂乌军防线。
俄军已在红军村、捷尔任斯克等地改善战术位置,12个新编摩步师和炮兵师完成集结。情报显示,库尔斯克7万精锐部队正向苏梅、哈尔科夫方向机动,预示主攻方向即将浮出水面。
乌军担忧,俄军或在5公里宽的关键突破点集中苏-34机群,以日均千吨弹药量制造“凡尔登式”绞肉缺口。北约军官的陨落,既是俄军情报战的里程碑,也是冲突升级的警示灯。当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残烟尚未散尽,东欧平原已传来更沉重的战争铁砧声。
打吧,打吧,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俄罗斯蛮人道的,开会时不炸,就餐时才炸,做个饱死鬼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