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科长清明投案,句容反腐再掀波澜

灭蝇斗虎 2025-04-06 04:00:08

4月5日,清明假期第二天,句容市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打破了春日的宁静——该市城市管理局渣土管理科科长徐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这一消息,像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这位手握渣土审批大权的官员,在渣土车的轰鸣声中编织权力网络,却在时代的反腐浪潮里亲手扯断利益链条。当他的镣铐声与渣土车轰鸣声交响,人们恍然发现:那些掩埋于建筑废墟下的,不仅是砂石瓦砾,还有某些人的初心。

根据“三定方案”,渣土管理科不仅承担审批职责,还需指导乡镇中队执法、建立跨区域信息互通机制。

徐钧作为句容市渣土管理领域的“实权派”,他自2020年起兼任渣土管理科科长,掌控着全市建筑废弃物处置的“命脉”。从渣土运输路线审批到消纳场设置,从夜间施工许可到扬尘治理监管,每个环节的决策权都凝聚成他手中的权力杠杆。

这一职位的特殊性在于,其决策直接影响着渣土运输企业的生存与利润。据业内人士透露,正规渣土处置成本是非法倾倒的5-10倍,巨大的利益差催生了“围猎”与“被围猎”的黑色交易。

有业内人士指出,“渣土车多跑一公里,老板就多赚十万块。”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渣土处置需求与生态保护的冲突。随着城市化加速,每年均产生大量渣土,而合规消纳场所有限,非法倾倒现象屡禁不止。这种供需失衡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土壤。

从江苏常熟和成都龙泉驿区先后查处的渣土领域腐败案件可以看出渣土管理领域的共性问题:权力寻租与监管失守交织,形成“审批-运输-消纳”全链条腐败。

徐钧的主动投案,或许正是这一腐败生态的缩影。尽管具体案情尚未披露,但结合其多重身份与行业特性,外界推测其违纪违法行为可能涉及违规审批、收受贿赂、干预市场竞争等。

“让渣土变净土”,当徐钧们的镣铐声渐远,渣土管理需要的不仅是制度补丁,更是价值重塑。那些深埋于地下的渣土,终将在规范治理中化作再生资源;而那些藏匿于权力阴影下的交易,也该随反腐利刃彻底清淤。让渣土车运行在法治轨道上,方能让城市建设的每一步都踏实有力。

0 阅读:0

灭蝇斗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