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6号,中南海的怀仁堂里头,一场紧张刺激的斗争暗暗开始了。
晚上7点,华国锋和警卫员们一块儿到了怀仁堂。进去一看,会议室里的长会议桌没了影儿,空荡荡的大厅里,就摆着两张沙发,在正中间对着放,旁边还立着一排高高的屏风。
了解那段特别往事的人心里都清楚,就在那天晚上,“四人帮”的政坛之路算是走到了头,怀仁堂正是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被抓的地方。
抓“四人帮”那会儿,他们一个个真是丑相毕露。特别是抓张春桥,警卫员差点儿就开枪闹误会了,还好汪东兴机智应对,这才让抓捕顺顺当当。这里面藏着啥没公开的秘密呢?
晚上7点半,华国锋和叶剑英坐在怀仁堂大厅的沙发上,做完行动的最后检查,他俩安安静静地等着,逮捕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快八点时,“四人帮”里那个出谋划策的张春桥最先到了。那时候,他还没察觉到怀仁堂有啥不对劲,但他身边跟的一个警卫员,却惹出了点不小的乱子。
张春桥经常提起的那个警卫员,他有个外号叫大熊,是个身板特别厚实、力气很大的军人。张春桥平时出门,就爱让他跟在身边。
张春桥一听说华国锋和叶剑英已经到了会场,立马就急着往里赶。可刚到门口,就被两个站岗的卫兵给拦住了,不让大熊进去。
张春桥显得有些警觉,卫兵连忙说明情况:“领导们马上就要开会,按规矩,随行的人得在外头大厅等着呢!”
张春桥觉得没啥问题,就告诉大熊在外面候着,然后自己迈开步子,快速朝会议室走去。
他一踏进会议室,守在门边的几个警卫员立马就上前把他给控制住了。这时候,张春桥大声嚷嚷起来:“你们这是要干嘛?到底想怎样?”
大熊正歇着呢,突然听到张春桥在喊。说实话,打从他踏进怀仁堂那刻起,耳朵就跟装了雷达似的,一直留意着会议室那边的情况。感觉到不对劲,他猛地站了起来,心里琢磨着得过去会议室看看是咋回事。
这时候,行动小组的成员们心里都想着赶紧冲上去,把大熊身上的枪给夺过来。但大熊这家伙反应真快,往后退了一步,嗖的一下就把枪掏出来了。眨眼间,两边的人都瞪圆了眼珠子,火药味十足。
在那时,警卫团里的一位副团长朝着大熊喊话:“把枪放下,上头已经定下了要抓张春桥的主意!”这话一出,大熊整个人都愣了,但他还是没立刻把武器交出来。
我就听汪主任的指挥,他让我上缴枪支,我才会交!
为了让大熊冷静下来,同时也确保接下来的抓捕行动不出差错,副团长赶紧给汪东兴打了个电话,并且直接让大熊接过话筒。
嘿,朋友!现在我们要把张春桥他们带走,进行单独的审查调查,你得配合我们的行动啊!
对!头儿,我肯定听你的指挥,说啥是啥!
于是,大熊把手枪搁到了桌面上,一场紧张对峙的“保镖风波”就这么平息了。同时呢,张春桥也被成功抓获。
讲起当年“四人帮”被捕那半小时的事儿,真不知他们之前悄悄练了多少回。汪东兴就是负责带头的那个。
动手抓人前,汪东兴先数了数人数,然后就给大伙儿分了组,每组四个人,专门对付“四人帮”里的一个。大家伙儿在大厅里一遍遍演练,熟悉流程。
那时候,有个警卫员问:“要是他们里头有人掏枪,咱们该咋整?”
汪东兴毫不犹豫地给出指示:“要是有人敢掏枪,你们就狠狠反击,就算出了事儿,责任也不在你们!”就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之前说的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幸好,大熊这家伙,虽然平时对张春桥挺忠心,但在紧要关头,他并没有硬顶着不干,而是老老实实听了党的安排,一点没含糊。
在计划动手之前,汪东兴其实早就有了一番安排。但他心里最打鼓的,还是老带着小手枪的王洪文。听说这家伙老去靶场练手,枪法还挺准,这在抓他的时候就成了个大麻烦,是个不确定的风险点。
幸运的是,那天晚上怀仁堂平安无事,没有枪声响起,“四人帮”也被稳稳地拿下了。后来,这次特别的行动被人们称赞为“在平静中爆发的震撼”。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为了确保一切顺利,叶剑英、华国锋、汪东兴把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他们的谨慎小心,真的是意义非凡。
1981年,党在那份《决议》里头说了,搞定“四人帮”这事儿,那真是把党从火坑里拉了出来,把革命也给救了,让咱们国家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