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彭德怀在隔壁,罗瑞卿不满道:他跟我关一块,我拿什么跟他比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2025-04-26 16:14:17

1965年那会儿,罗瑞卿挑了大梁,一口气揽下了13个重头职位:他是中央委员,还在书记处当书记,副总理的位子上也有他,军委常委里算他一个,军委秘书长也是他的头衔,总参谋长当的稳稳当当,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些也不落下。人民防空委员会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这些职务他也都兼着,还有那个十五人专门委员会,他不仅是中央专委的成员,还兼任办公室主任呢。

他得去参加的会议一大堆,个个都很关键;要打交道的人也是数不胜数,全都是能左右全国局势的大佬。说他是那时候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这些大领导之间,沟通和工作上的关键纽带,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1965年12月,罗瑞卿因为为人太直,不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不到过于圆滑而失势。他和1959年下台的彭德怀,其实有不少共通之处。

1938年的时候,抗大的副校长罗瑞卿正在延安的凤凰山脚下忙活着和毛主席一起写书。写着写着,毛主席就跟罗瑞卿说了这么两句话:“水要是太清了,鱼就待不住;人要是太精明了,就没啥朋友。”这两句话的意思,简单明了,大伙儿一听就懂。这背后的道理,也是大伙儿都知道的常识。

要想成为伟大的人物,取得非凡的成就,必须有颗铁定的心,然后一步步去做。罗瑞卿心里头认定的就是“纯净无瑕”和“明察秋毫”。

他和彭德怀挺像,都是那种爱摸实情、性格直爽、有啥说啥、生活不讲究的人。让他请客送礼,门儿都没有,想搞特殊待遇,那更是想都别想。毛主席曾对罗瑞卿说过两句话,意思就是要实实在在、不搞虚的,黄克诚也对彭德怀这么说过。说实话,偶尔做到实事求是挺容易,但要一辈子都实事求是,那可真是难上加难。

罗瑞卿觉得,他和彭德怀其实挺不一样的;彭德怀经历的那些事儿,他自己可没经历过。

1973年11月份,距离那个“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了两年零三个月,罗瑞卿的囚禁生活终于画上了句号,家里人也被允许去看望他了。那时候,他正住在301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头。有了点自由的罗瑞卿,总算不用再在陌生人的眼皮子底下睡觉了,能够关上门,拉上灯,踏踏实实地休息了。

罗瑞卿出狱头一晚,是和闺女一起过的。他们俩高兴得整晚都没合眼,聊着聊着,好几次说“算了,睡吧,明天再聊”,可就是聊得停不下来。到最后没话说了,屋里安安静静的,父女俩各自躺在床上,瞪大眼睛望着天花板。

罗瑞卿生怕吵到女儿,连翻身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一点声响。实在憋得难受了,他才轻声说了句“我动一下哦”,然后才缓缓移动身子。

某天,罗瑞卿朝着走廊另一头,隔壁那间有个卫兵守着的病房努了努嘴,轻声问女儿:“你知道那屋里头关的是谁不?”女儿压低声音答道:“我不太清楚,好像是彭德怀吧。”

罗瑞卿一听就明白了过来,他盯着那个病房好一阵子了,压根没想到彭德怀竟然成了他的邻居,还以为那是别人呢。闺女满脸疑惑地问罗瑞卿:“他屋里的窗户和门上,咋都贴得满满当当的报纸呢?”

罗瑞卿说,凡是被专案组盯着的人,情况都差不多。我以前也是有房子的,不过是在我被放出来的那天,那些封条才被撕掉的,只是你没赶上看见罢了。

过了几天,罗瑞卿再次跟女儿聊起这事儿,他语气里带着点失落和埋怨:“上面怎么能把我和彭德怀关一块儿呢?他以前可干过几件和毛主席唱反调的事儿,我哪儿能跟他比啊?”他自己可是亲身经历过1959年庐山会议的,对那里面的事儿门儿清。

就算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罗瑞卿心里还是特别尊敬毛主席,把毛主席的话和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点都没忘。到了1965年12月,就在他被撤职前,毛主席还让周总理给罗瑞卿传了个话:“罗瑞卿啊,你反对过别人,但可从没反对过我。”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