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因为太平天国对满清的打击,导致汉人力量迅速崛起,加上欧美科学技术的传入,这时候国内出现两种思潮,一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派,一种是推倒重来的激进派。
然而,顽冥不化的满清即使摇摇欲坠,依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始终防汉如防贼,宁予友邦、勿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保大清不保中华的策略让对满清怀有幻想的改良派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
在改良派无法实践自己的理想之下,很多的人都陡然走入激进派,譬如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个,早期,他一样对朝廷抱有幻想,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来完成国家复兴,曾经亲自给掌权的李鸿章上书,但是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对朝廷失望之后,他毅然决然的走向激进派,从此成为满清的眼中钉,不得不流亡日本,在日本期间,他一方面宣传自己的思想,以方便筹措经费,一方面还对国家未来的制度、建设方向、都城选址都做了缜密的思考。
其中,他对国都选址的考虑可以看见他的深谋远虑,在日本时候,他选择了三个建都的城市,分别是武昌、西安、以及伊犁。这三个城市除了西安之外,历来都不是大一统王朝的定都之地,但是,这恰恰反应除孙中山的政治智慧。
关于孙中山定都的构想,记载有章太炎的《訄书》中有相关记载,当时章太炎一样流亡日本,和孙中山会晤之时两人谈到了未来的都城选址,然后章太炎把这次谈话记录下来。
定鼎者,南方诚莫武昌若。尚宾海之建都者,必逷远武昌。金陵犹不可宅,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外鉴诸邻国,柏林无海;江户则曰海堧尔,内海虽咸,亦犹大江也,是故其守在赤间天草,而日本桥特以为津济。江沔之在上游,其通达等是矣,何必傅海?夫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雄,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侯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
这段话主要就是谈三个城市建都的理由和作用,孙中山认为,如果固守本国建都于武昌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想维持秦汉以来的藩服朝贡制度,则首选西安,而如果想称霸亚洲,定都则选伊犁。并且特别指出,金陵犹不可宅,也即是金陵不适合做国都。
为啥武昌比金陵适合做国都?孙中山认为江沔在武昌上游,江运交通发达,不需要寄望大海?而且向北是襄樊以镇抚中原,铁道网络建好之后,可以直通长城,情报可以抵达河朔,这一切都是金陵的不足地方,但是武昌之优势。
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当时孙中山首选的绝对是武昌,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眼界又更高,如果维持中华的影响力,保持朝贡制度,那西安是不二之选,这一点是西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再者居于国家地理核心,四通八达,又处在关中平原,聚宝盆一样的存在。
把眼光在放远一点,政治家也是有野心的,当时已经制度世界是啥样了,也知道亚洲欧洲等地的情况,伊犁在亚洲属于居中的,所以孙中山想着如果想要保持大国地位,必须把视野放在伊犁,这样南北西三方都可以靠我们的强大辐射力控制,大洲之谋可以轻松达到。
可惜的是,虽然孙中山有了如此详熟的考虑,最后在选都的时候,孙中山觉得不如武昌的南京成了唯一选择。这个并不是孙中山选的。
辛亥期间,当时的黄兴、孙中山等有威望的人都在海外,而武昌的同盟会首领三人被杀,仓促间起事的同盟会一时没有办法控制军队,于是推黎元洪为首,实际上是把他软禁,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
一直到1911年12月2日,革命联军一举攻占南京城。等于光复明朝旧都,也宣告长江以南的此全部为革命军据有 ,各省代表从武汉移驻南京,或许出于反清复明的核心旨意。
当时没有核心人物主导,因为黄兴退往上海、孙中山还没有回国,黎元洪还是黎菩萨。移驻南京之后,所有的军国大计都在南京举行,同时被推为首领的黎元洪还在武昌观望。
12月20号孙中山回广州,拒绝胡汉民以广州为大本营的提议,25号,孙中山抵达上海,他已经无法改变南京成为都城的事实,只能循序渐进的主持国事。南京也就次成为临时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