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临,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正如火如荼地给先人们扫墓。

扫墓可以是一个人去,也可以是一伙人去,甚至可以是整个家族里的男丁们一起去。
有些地方确实是一家人去,甚至一个人去也屡见不鲜。
可广西可是整个家族里的男丁们齐齐出动,队伍浩浩荡荡的连绵百米,让大家再次见证了广西人的家族凝聚力。

只是扫墓而已,何以弄出这么大的阵仗来?扫墓又不是去打仗,怎么整出一支支的“队伍”来呢?
没错,扫墓在我们广西来说,其被重视程度不亚于大家过春节,坟墓的数量,上坟时间,上坟时的虔诚度等,可能居全国之首。
一开头说了这么多,有些朋友不解?他们会问:“何以是清明节吃“清明会”?”
我来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清明会”这个并不多见的词汇。
所谓吃“清明会”,就是在我们这里,在清明节这一天,整个家族里的男丁们全部聚集到一起,吃了早饭后,就去给所有的祖坟扫墓,任务完成后,大家又聚在一起吃晚饭,期间行酒划拳,其乐融融。

这是一场大型的家族祭祀活动,期间会安排好人凑集份子钱,材料采购,炒菜做饭,负责摆酒上桌等.等.....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这个表象的背后,折射出我们广西人,有喜欢以宗族群居的迹象,有家族凝聚力的说法,被再一次验证。
吃“清明会”不是我们广西人独有(可能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祭祀活动),但吃“清明会”的热情,却是最高涨的。
吃“清明会”这种大型的祭祀活动,是以家族为一个单位展开的,这种活动,可能延续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到如今,丝毫不见有止步的迹象。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无论社会如何变迁,这种家族里的大型祭祀活动,都被族人们给保留了下来。
就在今天,我们家族里的人们,开启了吃清明会的一天。
首先在早上的8:30分左右,男丁们全部聚集到“带头人”家里,大家凑足八至十个人为一桌子,自由落座。
随后,就有“带头人”上菜,等酒菜全部上桌后,大家就可以开席了。
家族里的全部男丁们,共有十桌左右,上午吃的菜也较简单,是一盘猪筒骨炖豆子的火锅,里面还放有半锅豆腐。
酒水是被严格控制的,因为怕开怀畅饮后有人会喝醉,会影响到上坟的任务。
喜欢饮酒的族人,只被允许白酒一杯左右,这是一个严明的纪律,大家都不能破坏。
酒足饭饱后,“带头人”就拉起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去扫墓。

经过一天时间,我们终于把老祖坟全部祭扫完毕,族人们又排起浩浩荡荡的队伍,回到了“带头人”家里,等着晚饭的开席。
晚饭就比较丰盛了,有鸡鸭鱼肉等等,酒量就没有任何限制了,大家辛苦了一天,大家都在开怀畅饮,大快朵颐。
晚席间,有族人借着酒劲,大肆吹嘘自己的生意做得如何的风生水起,有帅一点的年轻小伙子大谈自己的泡妞之道,也有族人借着酒劲,向大伙灌输他的做人理念......
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之中,结束了吃“清明会”的一天,至于今天扫墓带来的辛苦,早已被大家抛之于九霄云外。
我们广西人特别注重清明节,广西人喜欢逐宗族而居,广西人有家族的凝聚力,从吃“清明会”这一点便“可窥一斑”。
对于抗战时期,广西人打仗凶悍,个个“猛如老虎饿如狼”,一度使日军闻风丧胆,这里面有我们广西人“宗族势力”的影子(广西人族兄族第齐齐上阵),有我们广西人家族凝聚力的因素等掺和其中。

总之,清明节吃“清明会”,见证了广西人的家族凝聚力。
乱嘿写 那里规定只有男丁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