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嘉庆的传位诏书,难道又要九子夺嫡?道光如何登上帝位?

历史画中画 2025-02-18 05:59:50

清朝前期的皇权交替一直充满了腥风血雨,当年九子夺嫡的惨剧历历在目,到了嘉庆时期,他吸取这一教训,学着老爹雍正也提前留了后手。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嘉庆在避暑山庄竟然一病不起,且死得非常的快速,以至于传位之事还没有安排明白。

虽然嘉庆死了,但依着祖宗家法还是有迹可循的。

他们只需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找出传位正本,再与皇帝随身携带的副本相核对,就能决定下一代君王是谁了。

可事情在这一节骨眼上出现了蹊跷,皇帝身边的副本找不到了,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也没有正本。

满朝文武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害怕再来一场九子夺嫡,尽管嘉庆子嗣不多,存世的也仅4个儿子,但为了皇权可是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的。

最后,道光略胜一筹,赢得了这场皇位之争。那么,道光是如何逆风翻盘,赢得胜利的?

嘉庆突然驾崩

从康熙开始,清王朝的几任帝王都有长寿之相,康熙活到了68岁,乾隆更是活了89岁。

虽然雍正只有57岁的寿命,但他是因为操劳过度短命的。

因此,嘉庆时期,众大臣一致认为嘉庆的寿命也将远超60。

可是,没想到嘉庆的生命居然在60岁的时候戛然而止,而且死的非常迅速。

本想着去承德避避暑,没想到前脚刚一进山庄,嘉庆就病倒了仅仅过了一天他就死了。

众大臣与权贵们无心感叹嘉庆的死因,只想着快速确定下一任帝王,以安整个国家躁动的心。

按照清朝传位的机制,必须有传位诏书才行,而且传位诏书往往一分为二,有正副本之分。

按照雍正的要求,正本会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副本则一直随皇帝行走。

嘉庆一死,大学士戴均元立即开始寻找嘉庆身边的副本。

但戴均元和其他大臣,以及成亲王翻遍了整个山庄也没找到伴随嘉庆的传位副本。

此时,嘉庆的儿子们还蜷缩在床榻之前,哭诉父亲的离世。

回头望去,嘉庆的子嗣并不多,仅有5个儿子,但活下来的也不过4个而已。

年长的已经有38岁了,最小的一个也不过6岁,到底是哪一个,在没见到传位诏书之前,谁也不知道。

既然副本找不到了,那只能寻求正本。于是,成亲王着人立即返京,去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拿取传位正本。

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戴均元是清楚事情真相的。

他直言嘉庆在世曾说明皇宫大内也不安全,把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也就没往那儿放。

他这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还是永瑆最先反应过来,即使没有也要回京奏明皇后。

一来查询正本的去处,二来让皇后定夺传位之人。

孝和皇后的弟弟和世泰就在当场,他立即行动翻身上马之后,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极速往京城赶。

只用了一天一夜,他就到达了皇宫,见到了姐姐孝和皇后。

在言明了嘉庆驾崩之后,催促姐姐立即寻找传位正本。

时来运转

两人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十分笃定传位正本不在这里。

和世泰立即执行成亲王永瑆的第2套方案,让孝和皇后从嘉庆众多皇子当中选择一人立为下一代君主。

但孝和皇后却犹豫了,因为这在清朝历史上还是不曾发生过的事情。

但危机当前,她也顾不得这些了,思来想去之后,她认可次子绵宁。

在嘉庆活着的时候,绵宁就已经开始接触朝政,并且已经是智亲王,这在众皇子当中是独一份的。

于是,孝和皇后的懿旨当中,指定绵宁接替皇位。

和世泰又马不停蹄的返回避暑山庄,而避暑山庄那边也出现了重大的变故。

戴均元、托津这两位大臣把山庄内外搜了一遍之后,忽然意识到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搜索,那便是嘉庆的仪仗车。

他们二人又马不停蹄的跑到仪仗车里翻找,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那个黄条封装的匣子,从里边拿出了传位副本。

和世泰此时也回来了,带回了皇太后的懿旨。

两相印证之下,终于有了结果:绵宁成为了嘉庆之后的新一代皇帝。

道光便是在这样的小波澜当中继承了大位。

事后,有人曾经翻案,当年戴均元和托津从仪仗车里找出的传位副本,也不过是两人玩的小把戏而已,为的就是让道光得位合法。

道光虽然坐上了皇帝宝座,但清朝的命运却在他的手中发生了转变。

69岁的高龄,让他经历了屈辱与国耻,带着无限悔恨于1851年驾崩了。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