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们“无效”内卷猎装车,却把平价MPV沦为“弃子”

说车的小王子 2025-02-20 15:00:39

  前段时间写了几篇《2025年新车规划》的系列专题文章,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微分化”阶段,在我看来已经下“瞎卷”的阶段,猎装车、城市硬派SUV以及跨界SUV等车型不断涌现,尤其是猎装车,有一大批新车等着2025年上市,旨在满足年轻人对于个性化和驾驶乐趣的追求。

  而MPV赛道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现象,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辄30万元以上的MPV层出不求,价格一个赛一个的高,而15万以下的MPV车型数量极具减少,比亚迪宋MAX、吉利嘉际以及五菱凯捷一度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如今在车企的战略布局中逐渐边缘化。

  当“享乐车型”遮蔽了年轻家庭的真实需求,也蒙蔽了车企的双眼。

  这一小众细分领域被新能源车企重新包装,成为“高端生活方式”的象征,切好又与目前颇受欢迎的骑行、露营、钓鱼等户外项目契合,一场精准的情绪营销爆发了。

  但你打开汽车销量榜,极氪001平均月销就6000辆,蔚来ET5T平均月销4000辆,比亚迪宋LEV平均月销2500辆,比亚迪海豹06GT平均月销4500辆,腾势Z9GT平均月销3000辆,剩下的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就是个2万级“叫好不叫座”的市场,却蜂拥而至数款车型,试图在这片“伪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伴随着多孩家庭的逐渐增多,家用MPV市场迅速崛起,2023年中国市场MPV销量达到109.3万辆,高于同期的SUV和轿车的增速,2024年销量为107.15万辆,接近持平,显然这个市场才是一片蓝海。

  当前MPV市场呈现明显的“哑铃型”结构,高端MPV内卷低价MPV失声,一端是别克GL8、腾势D9、赛那等30万级高端PV,另一端是五菱宏光等工具型低端车,而中间15万级家用MPV严重缺位。

  车企对低价MPV的冷落,本质是利润导向的结果,受成本限制,难以实现高溢价,但与其“瞎卷”不如重视普通多孩家庭对空间、舒适性的刚性需求,用混动技术来完成这个级别MPV的升级。

  15万区间MPV仍有蓝海机会,毕竟没有爆款产品,以比亚迪、吉利目前对上下游整合的能力,7.98万的秦PLUSDM-i与银河L6EM-i都有利润空间,而且还在不停的增加配置,完全有能力把宋MAX、吉利嘉际做得更好。

  猎装车与硬派SUV的繁荣,反映了车企对年轻消费者“情绪价值”的精准捕捉,然而,当行业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时,那些真正被需求的车型却被遗忘,希望车企们重新审视下无效内卷的市场。

0 阅读:60

说车的小王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