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女驸马》乃戏剧上品,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典流行,喜闻乐见。冯素珍重情重义,不慕富贵,千里进京,为救夫命,考中状元。满满地正能量情怀。所以,不管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女驸马”,我们都希望她有,期望她有,盼望她有,情愿她有,认定她有。
但按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女驸马”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我们分析讨论一下,供大家参酌与嘲解。
1、考“状元”必须有“举人”的身份,而“举人”在政治经济司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特权,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明清时期,按官方规定,举人可以直接授予低级官员,从事政府管理活动。他们可以遇官不拜,对话不名,与官员平起平坐。还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即便有违法行为,也不能直接拘押。必须上报有权管理的当局除去身份,然后才能惩罚。
经济上,政府按规定还定期给予举人一定数额的津贴。连身份称呼也变了,要叫“老爷”。更为重要的是,举人有资格考进士,而一旦考中进士,就意味着飞黄腾达,功名利禄,前途光明,不可限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一下子高兴的发疯了,就是这个原因。
举个例子,清末重臣,抬棺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屡试不第,一直都是举人身份。后经曾国藩举荐入仕,名满天下。
《女驸马》中,冯素珍以其夫君李兆廷的名义到京城参与科考。如果李兆廷有“举人”身份,冯家父母巴结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父母嫌贫爱富贵,诬陷李郎入了监中”。绝无可能。
《女驸马》的作者和编剧忽视或有意忽视古代科举考试的基本规制。中举本来就是万里挑一,没有举人身份是不能考进士的。进士有三甲,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十年寒窗,终身苦读,如愿者屈指可数。一个女娃,谈何容易。
2、考“状元”就是考“进士”,叫会试,考三场,一场三天,不是写一篇文章就是考中的,而且考试前有身份确认,还有搜身、联保等规定,女冒充男是不可能达成的
明清时期,“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春季在京城,所以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主考。同考(监考)官18人。
会试前,负责科考的机构要对各地来的举人进行身份认定。还要复试,相当于初选。身份有问题或复试有问题的,不得参与会试。
会试考三场,一场考三天,三场是九天。
考生每人都是单间。在进去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第一天进去,第三天出来。可以提前交卷。
具体的考试项目,按乾隆时期规定:“乡会试题,第一场,《四书》制艺题三,五言八韵诗题一;第二场,《五经》制艺题各一;第三场,策问五。”制艺即八股文,策问即时事阐论。就是说,在九天的时间里,考生要作以“四书五经”为题的八股文八篇,时政论文五篇,外加一首五言八韵诗。
我们不说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子力所不能及的,就说身份确认以及搜身等操作,女人冒充男人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在实际操作上,科考的搜身是很严的。一个女人胸前鼓鼓囊囊的,肯定是要查的,一摸就露馅了。
还有科考联保制度。考生五人联保,签字画押,一人作弊,五人受罚。李兆廷作为举人,肯定有许多熟悉的考友,即便冯素珍敢冒充,其他人也不敢同意。
所以,传统社会条件下,女人考中状元,又被皇上招为驸马。文艺作品可以编,实际是根本不可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