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关部门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结婚人数数据,两个字:震惊!民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去年减少94.3万对,同比下降16.57%。2023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对数是569.0万对,去年全年768.2万对。照这个情况计算,2024年全年的结婚对数大概率超不过650万对,也就是说一年时间结婚对数就少了100万对。
为什么会这样?
·1、高成本的婚姻是很多人承受不起的。记得前段时间江西彩礼话题被推上热搜,有许多本地人吐槽江西的彩礼一般是26.6万、28.8万,平均在30万元左右。但是2023年江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2元,也就说30万的彩礼得不吃不喝攒10年。
前几天胖东来内部要求员工结婚不允许要彩礼,何尝不是对天价彩礼的反抗?身边有单身的朋友说有想过结婚,但一想到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度过,压根没什么时间社交,身边接触的异性也相对较少,便一直没有找对象。
还有人认为自己工资一个月就几千块,一个人花没问题,但结婚就需要买车买房,还不包括以后养小孩和父母的开销。一想到这些就压力如山大,感觉自己一个过挺好的。结婚以后的成本不只是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
恋爱可以随时说散就散,但婚姻却是长期的承诺,你需要面对柴米油盐、家务分工、育儿压力、婆媳关系,每一件事都可能耗尽你的耐心。单身至少自由,没什么压力,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很多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或暂时不婚,与其说是为了自由,更是被迫无奈。
·2、年轻人不是不想结而是不敢结。别误会,年轻人并不是集体"婚姻恐惧症",只是大家的态度更谨慎、更现实。年轻人对婚姻的期望更多是"让生活更好",而不是"凑合着过"。婚姻不再是"为了结而结",而是建立在情感、经济、自由三者的平衡上。
在情感上大家更倾向于"宁缺毋滥",如果感情不稳定与其将就还不如独自精彩。在经济上没有稳定的基础,婚姻容易变成生活的无底洞,尤其在大城市买房已是顶级难题,更别提为结婚腾出预算。
在自由上现代人更注重自我实现,很多人害怕婚姻束缚了他们探索人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结婚是选项但不再是必选项。如果婚姻不能提升生活质量反而让人更累更穷更不自由,那不结婚显然是一个更理性的选择。
有人说上一代人更穷可大家不还是结婚了吗?但别忘了那时候的婚姻成本和压力远低于今天。以前结婚可能只需要一张床一张结婚证,而现在的婚姻几乎成了"高消费项目"。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经济博弈。
·3、年轻人知道自己要什么。2024年的结婚人数雪崩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大家不再追求"为婚姻而婚姻",而是更看重"为幸福而婚姻"。年轻人不结婚不是因为懒惰或逃避,而是因为大家更懂得选择知道自己要什么。
婚姻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它绝不是人生的全部。现在一代年轻人更懂得自我价值的意义,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足够清醒才能真正经营好一段婚姻,否则婚姻只会让自己更累更迷茫。
最后我想说:结婚的本质就是一份合伙的契约,当契约的相对价值发生变化时愿意签契约的人也会发生变化。结婚前相当于做个体户,结婚后就是合伙办企业你出一个资源包我出一个资源包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过去几千年里常见的男耕女织、男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是这个道理,本质上就是双方拿出各自资源实现有效分工合作共赢的一个合伙制度。
明明是收入持续下跌,扯什么成本高,收入10块,100当然贵,收入1000+块,100块算啥。年轻人对婚姻的谨慎,还不是离婚冷静期闹的,因为离不了婚出了多少人命案了[捂眼睛]
年轻人觉得法律意义下的家庭不值得花这么大的代价去维持而已。
真实的理由就是女方的要求,因为结婚本来没有太多要求,有要求是都是父母和女方提出的,房子车子现在都是必需品,而这些买齐不贷款的家庭少之又少,达不到自然没有女人愿意,女方家长也不好同意,因为家长宁愿吧女人烂在库里,也不会贱卖
啊……多么痛的领悟……
一个女儿养大何止二十八万
前提是你能先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