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面一个很经典的方剂对于胃病的灵活应用。

桑雨真 2025-02-13 04:05:37

尤其是对于胃黏膜受损,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等导致的痞满症或者是一些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引发的胃部灼痛(胃穿孔等急重症除外)半夏泻心汤是个不错的选择。

半夏泻心汤最核心的原理就是通过“辛开苦降”来调理胃部环境,寒温并调,虚实并调,也就是西医说的消炎,炎症消除了,自然也就好转了。不管是胃黏膜受到损伤或者是肝气郁结,饮食不节导致出现黏膜缺血、糜烂,供血不足等炎症,炎症消除了,自然也就好转了。而且里面还加入了参呀、枣呀一类的把虚补一下。

实际应用方面,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般是两到四周,燥气热象比较明显,或者是一个比较实证的状态,偏亢的时候,就需要加大黄芩和黄连的用量,甚至是15克或者是20克,具体还是要看局部的一个程度,这个阶段的重点也是来消炎。

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症状已经开始减轻了,就需要来将扶正药和祛邪的药,苦寒药等量或者减少这个凉药,或者是增加点热药,甚至是五五开。

第三个阶段: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症状都差不多消失了,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就算是有一分黄苔,也不要放弃,其实这个时候并不是完全好了,最多好了一大半,一定要再吃一个月来巩固,因为扶正的药上去以后,炎症慢慢消失了,也不缺血了,也没有炎症了,什么都好了。扶正的药上去了,中焦脾胃的功能强大,粘膜的生长,脾胃的功能都强大了,这时候就是7分补,3分清就可以了。

不能因症状消失就停药!胃黏膜修复需要时间,需坚持完成巩固治疗,否则容易复发。就像伤口结痂不代表完全长好,需要持续养护。但若是病人身体有问题很多年,正邪很虚弱,就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

所以对于老中医来说会根据病情灵活调整药物比例,千万不能机械照搬固定药量。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