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富春江进攻的日军116师团,于5月23日渡过新安江向兰溪、金华接近。
24日,从东南迂回过来的日军22师团,占领武义至金华的公路,与第116师团形成对金华、兰溪的迂回态势。
防守金华的为王敬久第10集团军的79师,防守兰溪的为63师。这些部队除在山地、丘陵构筑了防御工事之外,还在其前沿及外围一带,设置了多处布雷区。
进攻金华的日军第70师团,是由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刚刚改编而成。
金华是浙中重镇,位于钱塘江上游衢江和金华江之交汇合口,是浙赣铁路浙江段的中心点,战略地位重要。一旦金华不保,敌人便可直逼衢州,进犯江西,第三战区长官部电令驻军固守金华。
日军第70师团由江北向该城接近时,遭到守军第79师的有力反击,以后,又进入了布雷区,连续发生伤亡。
该师团进攻金华时,由野副昌德少将第61旅团4个步兵大队担任,其进攻部署如下:
一、以独立步兵第102大队,进至金华以北的双龙、马馆,遮断金华至兰溪的公路和铁路交通,以阻止守军的增援部队;
二、以独立步兵第104大队,由金华城北迂回至城西,进攻西门;
三、以独立步兵第103大队迸攻金华北门;
四、以独立步兵第105大队进攻金华东门。
61旅团旅团长野副昌德,此人正是两年前在东北导致我抗联将领杨靖宇殉国的罪魁祸首,靠着剿杀抗联的功绩,他由日军的杂牌部队指挥官升任野战部队旅团长。
5月25日,晨曦初露之际,金华的平静被日军的炮火无情打破。在2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日军第70师团、第22师团以及河野旅团一部,朝着第79师的外围阵地发动了凌厉攻势。

日军炮兵阵地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第79师将士凭借牢固的工事,借助手中的武器装备,对前来进犯的日军展开了强有力的反击。然而,日军火力猛烈,且在空中占据优势,致使第79师的防线渐渐告急。
战斗激烈进行时,日军分出一部分兵力朝着竹马馆方向迂回前进,目的是攻打第79师的右侧后背。
这一毫无预兆的进攻态势,使得第79师原本就紧张的防线愈发危急。面对此情形,唯有对兵力部署作出调整,着重强化竹马馆方向的防御力量,可是,外围阵地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还是渐渐失守。
关于金华攻略,日军第70师团长内田回忆道:
“事实上,金华城外的阵地南北延长大约覆盖面积有8公里,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军事工程,在要害部位分布着大规模的水泥火力点,还有大量非常坚固的铁条网、壕沟等障碍物……
第一线部队的苦战不难想象……敌人在金华、兰溪附近和两地之间的主要交通道路上都埋下了无数地雷,损失不少。”
26日,全线激烈战斗持续了一整日,数十架日机在阵地上空交替轰炸,给中国军队带来了极大压力。更为严峻的是,日军于金华东关附近投放了多枚喷嚏性毒气弹,负责防守外围阵地的第79师第235团以及挺进第1纵队,不得不朝着金华西北方向的阵地转移。
此次转移,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减轻了守军所承受的压力,然而这同时也表明金华的外围防线已然宣告失守。
据史料记载,日军第13军军长泽田写的《泽田记录》中关于5月26日的战役有这样的记载:
“第88军的主力仍然残存在金华附近,特别是对于70师团的强攻,防守金华正面的第79师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第63师残存在兰溪附近,抵抗得也很顽强。”
27日到28日,战事愈发激烈,日机于城垣上空交替轰炸,守军的核心阵地工事全部被炸毁,金华城内的民众纷纷奔逃,整座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与硝烟当中 。
为扭转不利战局,第79师曾自王牌、项牌右侧朝着日军展开反击。但日军火力极为猛烈,且早已占据有利地势,致使第79师的反击未能成功。
此时,北路的敌32师团,5月28日已至寿昌西南的航头、志棠,116师团已到达寿昌东南的唐村、诸葛;南路的第22师团已于5月27日进至龙游。金华正面、两翼及侧后均遭到迂回。
在城里,第79师的将士们同日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巷战。他们借助街道、房屋等障碍,和日军展开了拼死战斗。
然而,日军在兵力与装备方面具备优势,并且已然冲进城内,该师的伤亡情况愈发严重。
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守军终因伤亡过于惨重,大部分阵地被日军占领,为避免遭敌包围,奉令于28日拂晓前与兰溪守军一起撤离,朝着北山、大盘山方向实施突围。
日军即从金华城的东北角、西北角攻入城内,28日下午6时30分,金华城被第70师团第61旅团侵占。
之后,70师团,即停止前进,专门担任金华、兰溪及铁路沿线诸暨等地的守备,与留在该地一带分散的我国部队作战。
浙赣会战开始后,有一列载有千余发地雷的火车,正遇日机猛炸金华车站,被迫疏散到金兰铁路(支线)上来,进退维谷。
第63师第188团2营营长韩正礼回忆道:
我师乘机前去交涉,将这千余发地雷移交使用,因此,我营阵地上又增加了几百枚地雷,排连长中有几人是军校十五期工科毕业的,埋设地雷很内行。
这批地雷是四号甲雷,引爆方法有四种:一是轻压即爆的,是炸散兵的;二是重压才爆炸的,是专炸车辆或马匹的;三是用绳索拉发的;四是电发的。
我们把这四种引爆方法都用上了。加上此时老百姓都逃难他处,无须顾虑,因而山上、路上、树上、房屋里,处处都有地雷埋设。
在兰溪方向,日军第15师团于24日傍晚时分推进到兰溪北方地区,立即以第60联队向兰溪方向攻击前进。
兰溪中国守军是第63师,该师在兰溪附近地区的布防情况如下:
兰溪城防核心阵地由第187团防守;
从兰溪市折向东北,沿石廓山北延伸约20华里,构成一个侧面阵地,由第188团构筑和防守;
第189团及师直属部队则驻守兰溪东郊大云山与金兰铁路之间,为师预备队。
这种布防形势,在战术思想上是吸取了当时欧洲战场上盟军对德作战的经验而制订,打破了一线式或圆圈形守城市的老观念,优点是可使侧面阵地与核心阵地互为犄角,火力互相交叉,兵力互相支持,以分散敌人攻击重点。
5月15日,桐庐敌军沿富春江南上。第63师师长赵锡田、副师长唐肃、团长邓光锋到2营阵地上来检查工事强度,营长韩正礼恐他们不知地雷暗号,即前往引路。
在石廓山坐下休息时,副师长唐肃夸奖说:
"这工事虽然不是钢筋水泥的,但不比当年南京郊区的国防工事差多少。"
师长赵锡田也说:
"南京的工事可惜没有用上,敌人把主力避开坚强工事。绕道先攻芜湖,而唐生智指挥的缺点是对侧后方的威胁太敏感,才仓促撤退,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这些话使韩正礼若有所悟,便问道:
"敌人倘若和在南京一样,不攻打我阵地,而从兰江西岸绕到后面攻兰溪,我们花费了这样多的人力物力岂不落空?"
这一问,他们3人愣了半天,最后师长说:
"兰溪东郊的好地形都被我们占了,敌人来了无踏脚的台阶。人家是内行,他会眼睁睁吃这个亏吗?"
他遂即命令韩正礼把岩头和石埠岭之间的前进阵地全部填平,让敌人来占领,又令邓团长速派第3营向桐庐挺进,保持战斗,边打边退,把日军引到石廓山来。
此时,韩正礼体会到孙子兵法上说:"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便迅速带人去前进阵地毁坏工事,并用枪炮向预估的敌占点试射,将射击诸元的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夜间射击。同时,安排一个班留在岩头山上,叫他们和敌人打一下就退到石廓山主阵地来。
5月25日,日军第15师团一部推进到兰溪城东北40华里的马涧,第188团3营营长涂犹龙在距马涧5华里的石渠市(村)和日军打了一天之后,全营退回了兰溪附近。
对于这天的情况,日本战史丛书记载:
“第15师团以部分兵力压迫兰溪之敌,同时在至兰溪江之间站稳脚跟。主力在兰溪东北8里附近处准备渡过兰溪江。”
由于25日日军在第63师侧面阵地损失甚大,26日,第15师团第60联队一部,以步炮协同,开始进攻兰溪东北石骨山上的第188团守军侧面阵地。
而离兰溪城约10华里的大坞村——第188团第1营阵地首当其冲,该营第1连连长陈锁才和机枪连连长均负重伤,营长黎殿臣向团部告急。
随后,该团令3营于当晚偷袭石渠市日军后方,才使1营阵地的战况缓和下来。
日军见1营阵地久攻不下,第60联队另一部,又以岩头、石埠岭高地为据点,进攻石廓山第188团2营阵地。
日机先是以大量燃烧弹烧毁我第2营的毒刺鹿砦,同时,对我重机枪掩体和掩蔽部进行狂轰滥炸,并且集中炮火进行猛烈的饱和轰击,从上午7时一直打到中午。
而后,日军步兵趁机向我阵地猛扑,其先锋率先由鹿砦缺口处跃入。不过,2营的鹿砦布置了好几层,日军的燃烧弹只是烧毁了第一层,根本没有毀掉第二层、第三层。
所以,日军步兵刚刚冲过第一道鹿砦,地面的毒刺、毒竹签就起了作用,一个个脚底洞穿,被扎得叫苦不迭。
这时,我侧防重机枪从秘密火力点向敌猛射,日军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只能躲到死角拼死抵御,日机和炮兵因双方距离太近也无法进行协助,直到黄昏以后,困在鹿砦里的日军才利用夜色的掩护退了下去。
日军第15师团进攻石廓山侧面阵地受阻后,便把攻击重点转向兰溪城防的第187团核心阵地。
27日,兰溪核心阵地上,烟尘四起,枪炮声,爆炸声震天动地,激战了一天之后,大云山麓的担山中学(现兰溪一中校址)和大云山被日军攻占,日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向守军猛烈射击,兰溪守军伤亡过半,核心阵地岌岌可危。
师预备队第189团(团长陶绍唐)夜袭担山中学之敌,得手后又猛攻大云山,与日军肉搏了一天一夜,卒将该阵地夺回。
第188团3营则逆袭石廓山当面之敌,石廓山上的2营也以炮火支援友军争夺收复大云山,夜间又派迫击炮潜行至日军炮兵阵地附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速打速回。
此时,日军感到守军侧面阵地对其威胁和打击太大,便改变决心,又把攻击重点转回2营石廓山阵地。
28日上午,日机数架在石廓山第188团第2营阵地上投弹后,炮兵又向该营阵地轰击,日军的观测气球也升到石廓山阵地上空来指挥炮兵射击。
2营营长韩正礼看到这是个很大威胁,便立即集中机枪火力向气球猛射,打瞎了日炮兵的“眼睛”。
不一会,日军又派来小型飞机2架,与炮兵协同为之指示目标,使该营工事被击毁不少,营长韩正礼的掩蔽指挥部也被炮弹击中,浮土埋到韩胸膛,幸未受伤。
接着,日军又不顾国际公法施放毒气,幸亏当天刮风,莽莽山原,数十发催泪弹起不了什么作用。
中午,日军炮火开始向第2营阵地纵深延伸射击,步兵趁势分几路向该营阵地扑来,2营官兵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跃出掩体投手榴弹,与日军拚刺,进行激烈的肉搏厮杀。
战斗中,5连连长底柱阵亡,6连连长陆钦治负重伤,机枪2连连长吴楚才失踪,全营伤亡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双方伤亡巨大,削弱了作战能力,暂时转入相持状态。
与此同时,金华方向也有大批日军沿着金兰铁路向兰溪急进,第63师急忙派第189团的主力去守备铁路。
这天下午,第63师接到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命令:
衢州防务已布置就绪,贵师任务业已完成,望迅速撤出兰溪脱离敌人。
当夜,该师埋完战友们的尸体,将带不动的山炮和器材隐蔽埋藏起来,退到金兰铁路西南山区进行整补。

酒井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日军第15师团打了几天,还攻不下兰溪。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格外恼火,遂于5月28日,亲自来到兰溪前线督战。
为了保证安全,日军专门派出一个工兵分队,搜索并清除前面的地雷。当时,骑马前进的顺序是卫兵骑兵、步兵尖兵、15师团的间濑参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古谷金次郎参谋、酒井直次、酒井的专职副官、15师团参谋长川久保、15师团的参谋吉村,后面不远处跟进的是一些后勤人员。
这班人自以为有工兵扫雷,便放胆前进。上午10时45分,他们前进到兰溪北侧1.5公里附近,经过石骨山下一处有华表石柱的墓地时,被第63师第188团2营埋伏在此地的一个机枪班发现。
他们以为这是前来搜索的日军前哨部队,觉得与其被日军发现被动挨打,倒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率先开火,当即就有日军坠马毙命,酒井等人仓皇逃窜,四散隐蔽。哪知道,恰好又逃进雷区,一时爆炸声四起,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188团2营4连听到爆炸声匆匆赶来,准备集中机枪猛击中了埋伏的日军,没想到,日军没有像往常一样组织还击就悄悄撤走了。
当时,地雷爆炸之后,酒井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下,军马也同时倒下,整个马腹都被鲜血染红。第15师团参谋长川久保赶紧从马上跳下,跑到酒井近前,只见酒井坐在地上,双腿伸开,左腿皮肉已被完全炸掉,露出白花花的腿骨,再往下看,脚心已被炸碎。
此时,中国军队的枪声又起,川久保赶紧命人抬起酒井逃命,途中一面命人止血,一面派人去找军医。当时,第15师团的军医都分散在野战医院的各包扎所里,第15师团的军医部长匆匆赶来后,刚要进行输血,恰好外面又响起了地雷的爆炸声,下午14时13分,酒井不治身亡。
关于酒井师团长阵亡的情况,第15师团参谋长川久保曾回忆如下:
“5月28日上午,师团战斗司令所命令工兵小队长指挥一个分队,搜索并清除去兰溪途中的地雷。
乘马前进的顺序是卫兵骑兵、步兵尖兵、间濑参谋、古谷金次郎参谋(总司令部第4课参谋,此时作为联系参谋同行)、酒井师团长、专属副官、川久保参谋长、吉村参谋。
10时45分,行至兰溪北方1500米的三叉路口时,突然“轰”地一声巨响,砂石俱下,地雷爆炸了。师团长从马上坠落,马被血染红,倒在地下。
我立即跳下马,赶至阁下身边,阁下坐在地上,腿伸着,左腿皮肉已被炸掉,脚心粉碎。立即命人止血,并派人去找军医。
但是,军医都分散在野战医院的各包扎所,迟迟不来。过了半响,军医部长细谷大佐才赶到,进行了急救。当我向军医部长了解阁下伤情时,据说就目前情况来看,心脏无明显变化,生命可能无危险,我才稍稍安下心来。
阁下命令;“参谋长,你代我指挥师团”,并说:“给大家添麻烦了,对不起。”
其脸色虽然苍白,但精神尚好。暂用担架移至前方约二百米处的一栋房屋内,又命人将马掩埋,然后动身前进。
霎时,后面又有地雷爆炸。宫下兵器部长、佐野兽医部长、兽医部员佐山中尉负伤,两位部长是轻伤,佐山中尉伤势较重(后阵亡),命人处理,续继前进,进入上述房屋内。
我正在屋外审阅吉村参谋起草的追击命令时,阁下的传令兵跑来,我预感伤倩有变,急忙赶至阁下身边,虽大声呼唤,也毫无反应,军医部长注射数针,并做人工呼吸,也毫无效果,虽有输血准备,也未及进行。
在参谋长等人的守护下,阁下静静地长眠了。军医部长默默地将军用水壶递给我。在进入兰溪县城后,经军医部长同意,将遗体火化。”
而第188团第2营长韩正礼后来则回忆道:
“是时,敌酒井直次中将师团长偕幕僚5人,正在石廓山下有一个华表石柱的地方(为当地郑姓墓地)指挥作战,日军则正在继续向兰溪城遁进中。
我营在昨夜曾派一个班潜伏在附近的义冢地内,正巧发现了酒井等一行日军将佐,误以为是前来搜索他们的日军前哨,觉得与其被敌人发现后被动挨打,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于是,我营这个班的战士立即用轻机枪和步枪向酒井等人猛烈扫射,当场有随从的日军中弹身亡,其余日军仓皇四散隐蔽,刚巧又误进我埋伏的地雷区,一时爆炸声四起,血肉横飞。
我营4连刘连长率部赶来,集中机枪向中伏的日军猛打,但敌军却并未进行猛烈的还击而很快就悄悄地撤走了,战场迅即沉寂下来。
我们当时虽觉日军方面似乎有些异常,却不知其详情。事后方知这次被我军伏击和踏地雷毙命的有日军第15师团长洒井直次中将。”
敌酒井师团长等5人被我击毙后,日寇在杭州西湖某山庄开"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

国民党金华县政府收到县国民兵团二大队谍报队长黄文治送来的情报
我地下工作人员将会场的重要文件图片等偷摄回来,只见祭台上挂着5张相片,中间一张是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左右各两张是和酒井同时被击毙的4个幕僚。
在其余的照片中,有一张注明是酒井等骑着战马上前线的镜头,还有一张是被击毙的地点,看得出是在石廓山下一个有华表的义家地旁。
此外,有份材料说明,酒井在死前两天,曾有一帧奏折给天皇,其中详述了中国士兵不怕死的顽强性,也提到有毒竹签是"中国古代的毒器,使士兵足不登履",最后请求天皇不要轻视中国的"国魂",谨慎行使对华的战争步骤等等。
酒井是日本明治维新建立新式陆军后,第一个被打死在战场上的陆军师团长。酒井死后,6月2日由山内正文中将担任该师团的师团长。
酒井直次一死,日军恼羞成怒,为了报复,对兰溪城开始了更为猛烈的攻击。
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守军被逼跃出掩体,与日军进行肉搏战。但守军毕竟寡不敌众,渐渐不能支持,连续失掉几个重要据点。虽然有些据点失而复得,但63师的伤亡已达极限。
战斗中,第188团2营5连连长底柱阵亡,6连连长路钦治负重伤,机枪2连连长吴楚才失踪,全营伤亡超过1/3。
而作为日军的进攻重点,主阵地上的第187、189团伤亡更是惨重,日军攻破黄土岭189团阵地时,该地守军几乎全部壮烈殉国。
战事进展至此,死守下去已无意义,何况还要担负策应衢州会战的任务。此时,日军已迂回到他们的后方,
在完成迟滞消耗日军的任务后,守军按照战区司令部的命令,退至金兰铁路西南的山区进行整补。
28日当天,日军第15师团攻占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