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存在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部分瘾君子竟热衷于舔食一种名为索诺兰沙漠蟾蜍的大蛤蟆。美国国家公园曾发帖呼吁民众放过此蟾蜍,切勿抓捕与舔食。索诺兰沙漠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其体长可达18厘米,是北美最大的蟾蜍之一。
在中国,蟾蜍与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并称为五毒。而索诺兰沙漠蟾蜍的毒所含的表皮能分泌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这是一种强效生物碱致幻剂。人舔食后虽可获得约30分钟短暂却强烈的迷幻体验,但随后可能会出现恶心、焦虑、癫痫发作甚至危及生命等状况。
尽管美国法律将其列为一级管制药物,可仍有许多瘾君子对此行为趋之若鹜。本文我们来聊聊美国瘾君子有多离谱。
01
美国瘾君子为何“吸蛤”成瘾?
在从蟾蜍身上提取毒素后进行加热吸食,吸食者会出现眼神迷离、摇头晃脑、神志不清的症状,接着躺倒在地并口吐白沫,整个过程极为癫狂。
然而,外国网友对此持有相异的观点,有人宣称吸食蟾蜍分泌物并非危险之举,甚至向他人予以推荐。为何在明知其有害的情况下,仍有众多人士进行尝试?
美国人舔食蟾蜍
原因之一在于其价格低廉,在美国吸毒存在鄙视链,有钱的瘾君子吸食海洛因等高纯度毒品,普通人则选择价格较低的止痛药芬太尼,而舔食蟾蜍则被视为“穷人的毒品”。
此外,索诺兰沙漠蟾蜍体型较大,行动迟缓,易于捕捉且较为常见,其寿命可达20年之久。因此,瘾君子只需圈养数只,便可解决吸毒所面临的经济限制问题。
同时,公众人物的代言也推动了舔蟾蜍行为的流行。拳王泰森曾表示服用蟾蜍毒液可使状态更好,还与霍利菲尔德联合推出大麻毒品;亨特・拜登在回忆录中分享舔蟾蜍经历,声称可助其戒掉可卡因。甚至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也有相关剧情。
《辛普森一家》舔蟾蜍画面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出现了舔蟾蜍的热潮。
02
美国部分毒品管制力较低
据报告显示,美国的吸毒人数约占全球的12%,其市面上流行着多种毒品,并且部分毒品的管制力度较低。
美国毒品泛滥的成因主要包含两点:
一,宣传工作不力,未能构建起以吸食毒品为耻的道德共识,反倒时常出现反向操作;
二,反毒、禁毒相关的法律及其执行层面均存在严重缺陷。
例如曼哈顿切尔西街区一男子携带2万颗芬太尼药片售卖给青少年,在纽约却仅被拘留数小时,因销售芬太尼在当地不算贩毒行为。
美国毒品泛滥
在这种暧昧的法律环境下,吸毒和贩毒人员愈发嚣张。费城肯辛顿的街道垃圾与毒品针头遍地,瘾君子吸毒过量后的诡异行为如同丧尸出笼。
美国政府为此设立了毒品注射指导中心,效仿法国、加拿大等国建立合法吸毒室,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和洁净的注射器材,甚至部分国家还免费供应毒品。
去年12月,美国纽约第一批合法吸毒室开放首日便接待85名瘾君子,其中5人吸毒过量。
自尼克松时代以来,美国未曾真正大力开展禁毒工作,其目标并非促使瘾君子完全戒除毒瘾,而是使吸毒者成为有工作、遵纪守法且能纳税的公民。
美国毒品注射指导中心
事实上,中美之间曾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禁毒合作。中国曾经全力协助美方解决芬太尼相关问题,双方还曾共同破获了多起重大毒品案件。然而,在2022年8月,鉴于原则性问题,中国终止了中美禁毒合作。尽管美国官员曾诉苦并表示不满,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在中国,毒品对普通人既熟悉又陌生。小学时学校便组织观看禁毒片,其真实性令人毛骨悚然,形成了童年阴影,周围人也谈毒色变,可见我国禁毒宣传成效显著。
此外,无数缉毒警察日夜奋战,为民众筑起禁毒防线。2016年,我国有362名缉毒警察牺牲,平均每天牺牲1名,其中缉毒警察张从顺在1994年抓捕毒贩时牺牲,26年后其子张子权也在侦办专案时不幸殉职,一家四警察父子两忠烈,他们的事迹令人动容。
反毒禁毒理应成为全民共识。我们应当向负重前行的缉毒警察致以诚挚的感谢,同时也应当向每一个对毒品和涉毒艺人坚决说“不”的中国人表示敬意。
【文本来源@财经不眠姐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