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省俱闻,一桥飞架川滇。在这里落实了遵义会议没解决的问题

爱月谈旅游 2023-05-20 14:01:01

老妈的老家,距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地方不远。那里有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久闻其名。前段时间陪老爸老妈回老家玩儿,绕道去了一趟,别说,还真有些看头。

这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位于四川省叙永县水潦乡岔河村、云南省镇雄县坡头镇、贵州省毕节市林口镇交界的地方。此处山峦叠嶂,风景秀丽。鸡叫一声,三省可闻。居住着彝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三省在此以河为界。川滇之间是果哈河,滇黔之间是渭河,两河汇流而成赤水河,为川黔之界。赤水河,因为有著名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几乎无人不晓。阳春三月,河水清冽,水量也不大。但据说雨季水量很大。

从四川看云南

从四川看贵州

从四川看云南

从云南看四川贵州

2019年建成的鸡鸣三省大桥,横跨于果哈河上,连接四川省叙永县水潦乡岔河村和云南省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钢筋混凝土的大跨径拱桥飞架两岸绝壁之上,宏伟壮观,成为三省交界处的一道风景线。站在桥上,对面可见贵州的悬崖峭壁,探首看下面,河水清清流淌,其高度令人咋舌。

站桥上看贵州

从桥上看桥下

从桥上看桥下

在大桥上看四川的山,青翠的山坡上有村庄。悬崖上有一道横线,看上去是一个栈道。感觉从那里回首看大桥,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视角,就沿着一条小路攀上去。果然,越往高处走,视野越开阔,大桥横跨悬崖、和周围环境相融的姿态越美。

到得栈道口,才发现是一条堰沟。这是一条红旗渠式的堰沟。岔河村山高崖陡、干旱少雨,为背水在悬崖上跌落好几人。1969年,在当时的公社书记刘显路和村支书赵再安的带领下,党员和青壮年组成施工队,在距谷底200多米的岩壁上,历时10年,用钢钎、铁锤开凿出这条长850多米的堰沟,将岩角的水引到村里,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全村增加稻田400多亩。

站在堰沟边上探头看下面,一层层的梯田,从山脚下往山上延展,围绕着山上的村庄。没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同样有着红旗渠式的英雄,只是不为世人所知而已。堰沟口处,有《中国国家地理》所立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的标志牌。站在这里,可以拍到三省交界处的最美景色。

站在高处,也能清晰地看到贵州、云南高山之上的村庄。贵州的高崖顶上,建了一个很高的纪念塔。据说那里是贵州的“鸡鸣三省景区”,那边的村庄已经改名叫做“鸡鸣三省村”。可见,贵州人更会做旅游推广。

其实全国还有许多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但这里名声更大。因为1935年中央红军曾在这里开过一个重要会议,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称的"鸡鸣三省"会议。这次会议落实了遵义会议已经确定但还来不及解决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政治局常委分工的重大问题,毛泽东从此进入军事决策核心层。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使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落到实处。

开会的地方在石厢子,距鸡鸣三省大桥有20多公里盘旋陡峭的山路,因为有几大块石头像箱子似的得名。听老爸说,他们小时候就知道石厢子,是川滇黔三省盐、茶、鸦片交易活跃的地方。1935年2月3-5日,中央红军长征军委纵队进驻石厢子。当地各族群众扶老携幼、箪食壶浆迎接红军,至今当地仍能找到红军总部、电台、没收征发委员会、银行等遗址。

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与当地百姓欢度长征途中唯一的一个春节;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进行常委分工,决定由张闻天(洛甫)代替博古(秦邦宪)在党中央负总的责任,毛泽东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会议还讨论研究了中央苏区的行动方针和中央红军新的行动方向。

这次会议见于很多回忆文章。如周恩来在《党的历史教训》一文中说:“从土城战斗渡了赤水河。我们赶快转到三省交界即四川、贵州、云南交界地方,有个庄子名字很特别,叫‘鸡鸣三省’,鸡一叫三省都听到。就在那个地方,洛甫才做了书记,换下了博古。”张闻天夫人刘英在《长征琐忆》中谈到:“关于党中央组织领导问题,遵义会议决定由常委分工解决。到2月5日在‘鸡鸣三省’这个庄子里,常委分工才决定由闻天接替博古负总的责任。” 现在石厢子建有陈列馆,各种资料、图片、画像等完整介绍当年的情况。

当年,红军分散住在当地的万寿宫、五圣宫等公产和老乡家。毛泽东住在老乡肖有恩家里,现在老屋仍在,毛泽东临走时留给老乡的三个银元也在整修房屋的时候在房柱中找到了。

之前“鸡鸣三省”会议地址有好几个说法,因为都以为那个地方就叫“鸡鸣三省”,所以会议被称为“鸡鸣三省会议”。最后根据领导人和老红军的回忆,目前党史确定就是在石厢子。这里也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厢子的街道不小,工农兵招待所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痕迹。街道房屋墙壁上的宣传画倒肯定是最近画的。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