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最大的几项资产,一是贷款,二是投资。其中投资又分为债券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由于会计政策的细节要求,贷款的收入与债券投资的收入算为利息净收入,但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可能由于其波动性等一些考虑,没有纳入利息净收入,而是归入了其它收入,又进行了两大细项的拆分,一是投资收益,二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施了卖出(投资收益落袋)的,归为投资收益,没有卖出的,在账面显示为浮盈的,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我们在分析时,认为当前这种计账方式,存在几个问题:
一,息差持续下行过程中,利息净收入的增长很难看,但收入的增速其实还可以,这就造成了偏差,利息净收入作为占比80%以上的收入,对总收入增速的影响越来越小。打个比方,一家包子铺,它的增长情况,现在不能用卖包子的增量来衡量,反而要看卖小菜的增量来衡量,这完全是因为会计政策的分割性导致的;

二,查看部分银行的息差计算表,会发现它的总资产小于总负债,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只是因为会计计量的分割,导致本应计入的资产,却没有计入;
基于以上两点,从合理性上分析,我们决定把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三项加和计算,加和后是扣除成本未扣除费用,我们把它命名为“毛利”。
即:
毛利=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以下是计算结果:






数据分析:
1、还原毛利之后,增速唯一没有好转的是国有行,其它各组都实现了增速的好转;
2、好转最明显的是农商行,与之相对应的是前期的处罚事件。
3、六组毛利增速,全部高于利息净收入增速,可以理解为在息差过度被压降的情况下,各家银行的被迫应对,贷款利率太低了,就增加债券投资的量,这是很容易理解且合理的事。
4、在这种态势下,2024年上半年,债市进入疯牛,央行定调:“有些银行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狂拉债券,扭曲利率曲线。”

国内债市进入2024年上半年展现出疯牛特征,监管出手干预,关停新增债券型基金。

5、今年上半年,大量做债券投资的银行,收入增长会比较靓丽。
6、债市行情已经逆转,公允价值没有落袋进入投资收益的浮盈,下半年会利润回吐。
------------------------------------------文章源自凌通盛泰研究部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