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进入夏至,意味着进入一年中白昼最长、阳气最盛的时节。俗话说“冬至阳生,夏至阴生”,尽管夏至时节阳气旺盛、天气炎热,可夏至之后,大自然阴气也已经开始逐渐生发,此时人体盛阳覆盖于外而阴气始生于内。
夏至三侯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三避
《黄帝内经》记载:“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夏天一定要做好这三避,使身体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
避暑中午前后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晒;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注意排汗,借助自然风、风扇、空调等降温。
避湿
远离潮湿环境,多吃祛湿的食物,空调也有除湿功能。
避寒
少吃生冷食物、饮品,睡觉时盖“肚子”。早餐可以吃点生姜,正确使用电扇和空调,别直对着头和脚吹。
夏至四忌
久吹空调久吹空调这种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因此不要一味贪凉。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所以,空调的温度不要太低,并且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动。
大量饮水
夏天出汗多,容易缺水,有些人口渴了就会大量饮水。其实,这样的喝法并不好。因为若短时间内突然大量饮水,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而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建议小口、少量、多次饮用。
贪食生冷
冷食吃太多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这是因为在夏季人体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如果摄入生冷食物过多,会严重损耗阳气,还容易出现肠胃问题。
吃隔夜菜
经常会有人问,夏天的剩菜可以过夜吗?夏天剩菜剩饭如果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经过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没法消除。而临床上因为夏天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如腹痛、腹泻、呕吐,甚至食物中毒。
夏至养生三宜
饮食宜多吃“苦”
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芹菜、丝瓜络、莴笋等。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
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宜晚睡早起
古人对于夏季的养生是很有讲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
夏至前后半月最宜节气针灸
中医专家指出,“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贴”一种疗法,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