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位中国领导人,离开权力核心30年,从未写过回忆录,也从不公开对过往评价分毫,即便必须出席一些重要场合或是遭到海外媒体追问,他也只会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
有人说他是在谨小慎微,也有人说他是在表达不满,事实上,他想做的仅仅是远离中国政坛核心,“沉默老人”并非无声的抗议,而是对新时代最有力的推动。
请记住他的名字——华国锋。
图|华国锋
回看历史,这位亲手结束十年动荡的领导人,也曾遭受着质疑和非议,“两个凡是”的失误遮盖住了他的诸多成绩,对此,他不过是一笑而过。
临终之际,他留给家人的12字遗言,平淡又意味深远,缔造传奇一生的他,内心最渴望的不过是恬淡、平静的生活。
一、从“父母官”到“接班人”的蜕变1921年出生在山西交城,一直带着浓浓乡音的华国锋,在1938年投身抗日后,曾任职中共交城、阳曲县委书记以及县武装大队政委。
建国之后,他跟随解放军来到湖南省,29岁的他成为了湘阴县解放后的首任县委书记,从那之后,他将27年的好时光都贡献给了湖南。
1952年,31岁的华国锋被任命为湘潭县委书记,那里正是毛主席的家乡,因为这个特殊因素,华国锋也有机会在无数基层干部中先一步得到毛主席的关注。
1955年秋天,毛主席在长沙第一次见到华国锋,他朴素的穿着、忠厚的面相给毛主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0月,毛主席破例请华国锋出席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会议期间,只见毛主席亲切地对这位革命后辈说道:“你是我的父母官啊!”
从那之后很多年里,虽说华国锋依旧工作在基层,可他也一直处在毛主席的格外关注中,直到1969年中共九大,他当选为中央委员,越发走近政坛权力核心。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毛主席对于接班人的问题感到越发焦虑,更让他感到心灰意冷的是,曾与他一同走过风雨的党内元老很多都已被迫远离权力核心,如此一来,他也只能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政坛“新贵”身上。
图|毛主席与华国锋
事实上,当时的华国锋并没有被毛主席纳入接班人备选名单中,不过,华国锋的忠厚与坦诚还有纯然的处事风格让他觉得十分靠谱。
1973年8月,华国锋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可他缺乏战争经历与军功,高层从政阅历也不足,中央地位尚不稳固,怎么看都不是主席接班人的最佳人选。
奈何毛主席一番筹谋,在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之后,有着诸多短板的华国锋还是成了主席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1976年1月,周总理病逝后,他成为代总理。
4月7日,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主席接班人身份得以被明确。
9月,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以主席接班人、中共党内最高负责人的身份主持展开工作,并亲手结束十年动荡。
在很多人看来,华国锋走上权力巅峰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不过,毛主席病逝前后,新中国的强人政治已经陷入真空,党中央多年来形成的三股势力矛盾很深,只有华国锋这样的政坛新贵有天然条件多方周旋,以此将所有人团结在一起。
而毛主席当年对于如此局面也是很清楚的,源于此,他才会将华国锋选为接班人,又以此削弱江青一伙人的势力,又在打倒邓小平的问题上留有余地。
所以说,华国锋成为新一任主席的最大意义便在于,他身为“过渡式领袖”引领新中国顺利度过难关。
二、“过渡式领袖”力挺中国转危为安就在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接手的党中央是三股势力并存的权力架构,当时的元老派还处于靠边站的阶段,而华国锋遭到的却是“四人帮”的挑战,即便如此,他还是保持着惊人的定力,沉着冷静地争取到了元老派的支持。
图|华国锋与叶剑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毛主席逝世第二天,华国锋就开始谋划粉碎“四人帮”的行动。
1976年10月6日,在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的支持下,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出面逮捕“四人帮”成员及其党羽,十年动荡终于结束。
当天晚上,在紧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正式接任中共中央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在此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全国上下沿袭毛时代盛行的个人崇拜,华国锋成为了新一轮造神运动的主角,可当时的他十分清楚,举国上下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崩溃危局中,唯有将经济盘活,国家才能迎来转机。
可惜的是,在发展经济这件事上,华国锋终究还是缺乏客观实战经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秉承的仍旧是毛时代的模式,大有不切实际的意味。
主持内政方面,为了表现出自己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还有对自身权位的保护,“两个凡是”的提出也暴露出了极大的失误与局限性。
当“两个凡是”遭到了邓小平等党内改革派的批判后,全国随即掀起真理标准大讨论,改革派重新赢回主动地位。
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978年末,就在中央工作会议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两个凡是”被彻底否定,新中国终于迎来改革开放新时代。
直到此时,华国锋基本完成了自己身为“过渡式领袖”的使命,将那段往事连在一起看,不难发现,毛主席当初认定他为主席接班人以及给邓小平留有余地,就已经完成了局势走向的深度布局。
图|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从这一点来看,很多人曾放大“两个凡是”的错误,一度盖过粉碎“四人帮”以及推动邓小平复出等等功绩,如此评判对于华国锋而言总是不公平的。
1980年9月,国务院总理一职被免去,华国锋终于得以慢慢走下神坛,当然,这也一直是他所希望的。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提出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职务并得以批准,从此,他的生活回归淡然,即便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之前,他还一直有着中央委员的身份。
或许是因为华国锋无论身处高位还是回归平淡都不太善于表达自我的缘故,很多曾对他抱有质疑的人,大多是在很多年后才慢慢发现这位“过渡式领袖”值得敬佩的地方。
“华国锋是个好人!”
很多老一辈领导人都会对华国锋做出过这样的评价,不过,这里提到的“好人”意义很广,也很深远,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在他的主导下,党内恢复了很多民主生活气息,政治氛围变得不再极端,在党内发生分歧或是不同观点产生斗争时,他总能本着团结的愿望,努力将问题搞清楚。
客观来说,成为新中国最高领导人从来都不是华国锋的梦想,更大程度上,他一直都是甘于平凡、平淡的存在,走下政坛核心后,他做了整整30年的“沉默老人”,而那遥远的故乡也就成了他最后的向往。
三、卦山是他永远的向往前文提到华国锋的故乡在交城,可在建国之后,他仅仅回乡过三次。
1991年,回到交城的他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不少人还高喊着口号,这对于一向低调的华国锋来说,多少有些不自在。
图|交城卦山华国锋陵墓
国人向来崇尚叶落归根,华国锋也是如此,源于此,在他病重之际,才会对夫人韩芝俊留下12个字遗言。
“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静!”
而他口中的卦山就位于交城,那里是他儿时最常去的地方,当年打游击也在那里,他对于卦山的情愫,身边人总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
他的家人将这12字遗言转达给党中央,也算是华国锋此生最后提出的请求,不多时便得到批准。
9月,他的两位儿子来到交城卦山为父选择墓址,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坚决不能占用耕地、破坏文物、污染环境、与民争地等等原则。
最终,卦山南麓的荒山石坡被打造成华国锋陵墓,而交城也借此机会将陵墓与周边自然风景相结合,“卦山生态园”由此产生,这也同样彰显了家乡父老对华国锋的怀念与爱戴。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虽说世人对他的评价在很长时间里有失偏颇,可对于交城人来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华国锋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结语在很多史学家看来,华国锋是毛时代最后一个政治音符,在他之后,中国政坛奏响了强有力的改革旋律,随着他的病逝,毛时代彻底成为过去。
图|华国锋
在笔者看来,纵然华国锋离开政坛后一心想要做一位“沉默老人”,过往种种他不愿提及更不愿评论,可这位大国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风范依旧值得后人敬仰。
他的能力一定不是最超群的,可他的品行注定是最贵重的,这才是一国领导人最该具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