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是我国早期的军事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当时他被称为“小彭”而称为“大彭”的则是彭德怀元帅。彭雪枫擅长军事分析,指挥作战但他也是一个文人,曾经给恋人写了八十多封情书。
彭雪枫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的时候在家里读私塾。后来投奔天津的大伯,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因大伯无法再接济又去了北京叔叔那里,在德育中学读书。也是在北京,他逐渐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从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彭雪枫在北京上学期间,父亲发爷爷病重的电报。当他急着赶回家的时候,原来是一场骗局,父母是让他回来成婚的。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隆冬的一天。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亲吻着青青的麦苗。淡淡的白雾像仙女的袖纱,缠绕在村庄的脖颈上。一队娶亲的队伍,簇拥着大红的花轿,吹吹打打走向七里庄。
小花轿颤颤悠悠地被抬到村西头六德堂大门口。顿时,雷子炮和百响挂鞭响天震地,唢呐齐鸣。两位花花绿绿的伴娘,迎了过来,掀开帘布,只见蒙着红盖巾的新娘,身材窈窕,玉手纤纤,皮肤白皙,彩绸袄鲜艳夺目。

新娘是邻村的,叫和秀琴,芳龄十七,是十里八村数得着的姑娘。不仅人长得俊,而且心灵手巧,绣花织绸,样样在行,可谓伏牛山下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
地主子弟差使的媒婆踏破门槛,也没打动姑娘的心。可七里庄的姨奶提到彭修道(彭雪枫乳名)后,姑娘的芳心宛如平静的水面荡起了圈圈涟漪,俊美的脸上泛起两朵淡淡的红晕。
姑娘的默许,让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姑娘真有眼光啊!
结婚那天新娘下轿,要拜天地了,可站在面前的竟然是彭修道的表姐。
新郎早跑了!
彭雪枫觉得与姑娘没见过面,不甚了解而且还是一双小脚。他是抗拒这桩婚姻的,他也不想耽误人家,在新婚的前一天夜里就回了北京。
回到学校后,他给爷爷、和秀琴各写了一封信,再次提出退亲。彭雪枫以为此信一去,就万事大吉,不料,和秀琴却是个刚烈女子:“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和修道的亲事,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他想退就退了?”认死理的和秀琴,苦苦守候。
直到一九四四年九月,彭雪枫血洒豫东以后,她还在尽儿媳的义务,默默地伺候着公公,一生未改嫁。

上学时他和一个叫李桂敏的女同学很谈的来,他们对彼此也有好感。或许这就是他的初恋,学生们分散以后,他专门去李桂敏的老家找她。
李桂敏的妈妈却说:来晚了,桂敏病重时一直在喊他的名字,说他是一个好人。
初恋病故,彭雪枫受了很大的打击。
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辗转各地,从事学运、兵运都突出了他非凡的能力。在战斗中,他沉着冷静,指挥出色,连连打胜仗。
他曾任军事部部长,司令员兼政委后又任第四师师长,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欣赏他的才能。
1941年彭雪枫率新四军四师来到宿迁泗洪。这时已经34岁的他仍是单身。
邓颖超写信要给他做媒。彭雪枫说自己都这么大了,谁会看上。他婉拒了邓颖超的好意,其实他们是校友,在南开中学时,他就认识邓颖超听过她的演讲。作为同学邓颖超也是为他着急,她说女孩子各方面条件非常好,他要是见了准保喜欢。彭雪枫回道:革命尚未成功,哪能分心。
人到中年的他不是不想成家,而是他想找到那个心仪的人。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看见师长孤身单影。同志们也不忍心,这些年师长一直在战场上厮杀,一心为推翻旧社会。眼看着都三十多岁了,还是没有成家。
刘子久和刘瑞龙两位领导也是为他着急,他们想着先斩后奏,来撮合一段姻缘。
邓颖超都没有说服他,他们能撮合彭雪枫和那个女孩的姻缘吗……(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