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WTO时代的结束,CPTPP也就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申请门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条款,CPTPP的加入条件似乎是对中国的体制与机制做出了约束,这种改变是根本的改变。

那么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强调国家调控管理,以及党的坚强领导,这使我们中国走出了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从而奠定了中国意义上的世界秩序。这与以美国为首的纯粹的自由贸易经济思维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模式的成功被世界很多国家认为:中国是在另起炉灶对抗以美国为中心的现有国际秩序。并且这种对抗似乎是长期的。
北大教授张维迎曾经就这一现象做出评估,今天我们面临的不友好的国际环境,与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40多年成就的错误解读不无关系,张教授的言下之意当然不是再说那些经济学家,他是指中国的全球化的思路,是不是我们做出了一个误判,认为中国的成功是因为我们自己走出了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从而奠定了中国式的世界秩序,可以对抗以美国为中心的现有国际秩序。

正如当初女外交家傅莹问的那样,当我们选择了对抗时,是否已经做好了战略评估?北大张教授的潜台词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一种价值冲突,也就是说由于强调中国模式,中国与西方从商业利益的冲突升级到了价值观的冲突,这已经超越了利益的选择,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调和的冲突。
中国40多年的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中美之间一直有争斗,但中国和美国一直是斗而不破,中国和欧美商业利益交汇点太多,正是如此,中国才坚信“斗而不破”。但事实证明美国还是干出来了,且完全不留余地,美国单方通知外资企业撤出中国市场,并对撤资企业做出承诺企业损失有美国政府承担,这是坚决且完全不顾商业利益损失的姿态。

从模式上升到价值观的冲突之后,似乎证明了中国式价值观的强大,或者说中国体制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在疫情期间充分证明其优越性,如强有力的行政主导力量,一种强大的一致性,整齐划一的、完美的动员力,这是西方不愿意看到的,这种体制的优越性让欧美西方感到恐慌。这就是他们选择对抗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的含蓄、低调、谦虚、坚韧、吃苦耐劳的精神似乎也成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由于解放前的饱受欺凌,使得中国人内心很敏感,这种“敏感”就是: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中国上下一心,努力发展经济、科技、军事等等,强大国家,这也是理性所然,在这种情况下有着中国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中统一办大事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中国最正确的选择。因为中国以前的经济底子是“一清二白,两手空空”。

这世界不可能只有一种价值观,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价值观呢?即使欧美西方选择对抗,那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多谁都没有好处,目前中国或许有些问题,诸如环保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国有经济过于强大以及民营企业的弱势等等问题,相信未来都会得到解决,中国人民始终坚信:困难是有的,但是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什么叫对抗美帝为中心的现有秩序?中国这是被逼上梁山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