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善书《了凡四训》,这8句话,字字珠玑,受用一生。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5-04-06 09:37:08

《了凡四训》一本被低估的经典书籍,价值观超正的励志典范。历代名人弘一法师,曾国藩所推崇,修心、明理、养德的佳作。

胡适说“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代表作”。

曾国藩读完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看过这本书之后说:“读完立即顿悟,原来人生可以这样”。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一部家训,包含四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该书融合了儒家、佛家和道家思想,强调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1. 立命之学袁了凡通过自身经历,说明命运并非固定,人可以通过行善积德、修身养性来改变命运。2. 改过之法改过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袁了凡提出改过需具备“三心”:羞耻心、敬畏心和勇猛心。羞耻心让人知错,敬畏心使人不敢再犯,勇猛心则推动人坚决改正。只有不断反省和改正,才能提升道德,改变命运。3. 积善之方积善是改变命运的核心。袁了凡列举了多种行善方式,强调行善应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真正的善行是出于真诚的利他之心,而非为名利。通过持续行善,人可以积累福德,改变命运。4. 谦德之效谦虚是修身的重要品质。袁了凡认为,谦虚不仅能避免傲慢,还能赢得他人尊重与帮助。谦虚使人保持清醒,不断进步,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了凡四训》的核心思想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强调通过行善、改过、谦虚等行为,人可以改变命运。它不仅是一部家训,更是一部修身养性的指南,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名句:昨日种种 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 譬如今日生。

01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了凡四训》释义:一定要积累德行,要有包容荒秽之心,也就是宽容大度,与人相处要和睦友爱,并且珍惜自己的精神体力,不做无谓消耗。这为做人做事立下了多维度准则。感悟:在当下快节奏且多元冲突的社会,人际交往矛盾频出。若能践行此言,如《菜根谭》所说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即利己的根基”。工作中对同事的小失误包容,邻里间相处和睦,不熬夜纵欲伤神,不仅能营造良好人际圈,更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长此以往,生活顺遂,福气自来。

02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了凡四训》意思是,若想土地里生长出好的庄稼,必须施于粪土和腐草等污秽之物,方能养分充足,粮食丰收;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很少有鱼虾成群,繁衍生存。自然界的众多奥秘中,一个朴素深刻的道理,生长与富饶往往源自于看似不那么光鲜的来源。正如肥沃的土地常常是由腐烂的有机物所滋养,而清澈透明的水体往往缺乏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一样,生活中也应当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养料都来自于明亮耀眼之处。很多时候,是在困境和挑战中,发现了推进自己前行的力量。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生态现象,而是关于如何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寻成长的机会,如何将不利变为有利,从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并且繁盛起来。

03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出自于《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在69岁时所作的这本戒子家训告诉我们:“命运的靶子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这本家训不仅流传于中国各地,被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也对日本政界发挥了深远的影响力。稻盛和夫先生在生前其着作中说道:“我邂逅了袁了凡先生所写的《了凡四训》,顿时得到了顿悟的感觉,原来人生是这样的”。推荐给所有处在人生困境当中、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不妨好好读一读这本改命、立命之书。人生只能是 ——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04

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出自于《了凡四训》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

05

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

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

——出自于《了凡四训》意思是,上天要让一个人成功,先开启其智慧,智慧一开,浮躁变踏实,放纵变收敛。所以,当我们感觉不够幸运时,或许上天正在启发我们的智慧。

06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出自于《了凡四训》

意思是大多数的时候,一个人吉凶祸福的征兆,都是萌发于他的内心,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佛法有一句话:“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意思是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念头,都是引发后续行动的种子,每一个结果都是由之前的行动所导致的。所有的祸福都是这样来的。《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当心里产生喜怒哀乐情绪,并且发泄出来的时候,就会产生对应的心念和思想,随之就会有行为,那相应的祸福就产生了。所以,你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唯心所造,你是什么样的心,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07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出自于《了凡四训》

释义:举头三尺有神明,无论是收获福祉还是避开祸难都是由自身决定的。

感悟:举头三尺有神明,为人处世不要违背良心,一切事情皆有因,才有果,福祸全凭自己如何做。

08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

忍耐行德的人必定成功。

——出自于《了凡四训》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生命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行贵在修心。福深福浅,全在人心;命好命坏,都在自己。心的力量,可消灾避祸,招福致祥,改变命运。只要修好一颗心,便能活好这一生,无往而不利。

《道德经》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十人烧香九为财,不知财从善中来,心存善念,非靓也美,非富也贵。《菜根谭》中说:“为善不见其意,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人间有味是清欢,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梁晓声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一生之重,不过饱餐与被爱;一生所求,不过温暖与良人;一生所爱,不过守护与相伴。

0 阅读:2

书易聊文化方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