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音乐有形状,会是什么模样?
文 | 世昕
编 | 园长
“我把最美的笑送给你,交换懂我的心,我把蛋糕都分给你,只要你不弃。”
伴随着天真的童声,人气组合硬糖少女303轻声吟唱着。在她们身后,一个以蔚蓝色为主基调的海报上写着活动的名称:“如果音乐有形状”。
硬糖少女303与小艺术家们
这里是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一场特殊的艺术展在这里举办。展览的主角并非某个知名艺术家,而是一群孩子,“星星的孩子”。
2022年4月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在这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腾讯音乐正式推出“如果音乐有形状”音乐关爱特别企划,旨在关注孤独症谱系障碍群体,而这场展览,即是特别企划的重要一环。
这已是腾讯音乐关注孤独症群体的第六年,在这条公益之路上,腾讯音乐不断前行。
画一幅“星河交响曲”因为常常无法与人交流,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似乎来自漫天繁星,孤独而沉静的存在于地球上。
根据《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报告》,我国0-18岁儿童中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已达到300万人,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1%。
随着这一群体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更多的社会组织、群体、企业也展开了针对孤独症患病群体的公益活动。但是,如何真正走进这些“星孩”的内心世界,也成为了公益路上不小的难题。
腾讯音乐给出的答案是:从音乐出发,让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创造力与才华被更多人看见。
自2017年起,腾讯音乐开始关注孤独症群体,从第一张公益专辑《听见星星的声音》出发,在过去五年里,腾讯音乐致力于用音乐传递爱与能量,借用平台的资源及流量为这一群体发声,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声音”。
在这次的孤独症日特别企划里,腾讯公益也进一步加深对于“音乐关爱”这一概念的思考。于是,由腾讯音乐公益计划联合腾讯公益、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涵公益专项基金、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发起的“如果音乐有形状”音乐关爱特别企划正式诞生,带着对孤独症群体的关爱与善意,特别企划希望用更多新的形式传递爱的力量。
首先是已经延续六年未曾缺席的关爱专辑。这次,腾讯音乐邀请到了硬糖少女303、李泉、INTO1伯远及腾讯音乐人太一、钱润玉五组音乐人加盟,共同打造“星星”系列第六张孤独症关爱专辑,并将其命名为《星河交响曲》。这张专辑的封面采用了孤独症儿童主题绘画,五首公益单曲分别为《给你》《不完美的完美》《特别的花》《鲸》《抱》。
特别企划还将“星孩”们的心声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4月2日当天,腾讯音乐举办的“如果音乐有形状”孤独症关爱艺术展在北京及深圳开幕。这是一次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碰撞,腾讯音乐邀请到陈奕迅、蔡依林、林俊杰、TFBOYS、硬糖少女303等海内外五十余组音乐人加盟此次公益活动,他们化身“星河守护者”,以授权歌曲的形式为“星孩”们提供灵感。
《孤勇者》《水星记》《日不落》《I Won’t Give UP》......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被孤独症患者们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他们瑰丽奇幻的笔触下,歌声与旋律以极具想象力的方式刻印在纸张上,我们也得以窥见他们每个人心中那庞大而繁复的世界。
这些作品也成为了艺术展的主角。在展览现场,观众不仅可以实地观看画作,还能通过音乐试听、共创空间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感受孤独症群体所展现的“声之形”。
在此次特别企划中,线上虚拟内容的加入也是一大亮点。除了线上发布关爱专辑外,腾讯音乐还在孤独症日当天展开线上活动,将线下艺术展中的数十幅画作带到了虚拟空间里,关注者可以实时浏览、分享这些画作,进一步推动公益活动的传播。
另一方面,腾讯音乐还推出了首款孤独症主题公益数字藏品《最美的那颗星》。这首音乐作品由孤独症青少年乐团“爱特乐团”与其成员妈妈共同创作。
《最美的那颗星》数字黑胶版以限量发行4200份的形式上线,当最新潮的数字藏品与公益“碰撞”,孤独症群体的心声不仅能被听见、看见,还能被“收藏”,关爱与善意也进一步扩展开来,为全社会的参与带来新形式。
就这样,一首名为“如果音乐有形状”的“星河交响曲”被奏响,在腾讯音乐的努力下,2022年的世界孤独症日,“星星的孩子”们回到地球,通过色彩与旋律拥抱世界,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他们孤独的内心。
从听见到看见,在温暖中创新2017年,腾讯音乐找到了一位名叫周博涵的青年,并正式向他发出邀请:我们想为你做一张专属于你的专辑。
3岁那年,周博涵被确诊为孤独症,整个家庭随即跌进了谷底。
但万幸的是,还有音乐。
从8岁起,博涵开始正式学习钢琴。在他和父母的不懈努力下,18岁时,他成功考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星星少年”成为了“钢琴天才”。
2017年,腾讯音乐制作并发行周博涵的第一张钢琴专辑《听见星星的声音》。此后五年,周博涵还参与了《来自星星的礼物》《与星星同行》等多张孤独症关爱专辑的创作,并多次登上腾讯音乐举办的演奏会及相关活动。
腾讯音乐公益计划 “星星”系列关爱专辑
而在这一过程中,腾讯音乐也在不断地加深思考:如何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一群体?如何更好地贯彻“音乐关爱”这一宏大命题?
在不断地追寻中,他们也逐渐将关爱的广度与深度拓宽。
以关爱专辑为例,当同行、繁星等概念不断加入,关爱专辑的主题也逐渐演进,从微小星光到浩瀚星河,腾讯音乐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号召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这一次的《星河交响曲》就邀请到了全明星阵容,作为更具影响力的“星河守护者”,他们一同为孤独症群体发声,以精良的制作及动听的歌声切入人心,进一步推动公益主题与大众的共振。
更令人触动的是这次孤独症日的创新内容。在企划中,腾讯音乐构想出了更加具有趣味的艺术展形式,这不仅丰富了关注者的切实体验,也让更多具有艺术天赋的孤独症群体能够被看到。
通过画作解读音乐的设置,则让他们的奇思妙想能够被“看见”,给音乐赋予“形状”的过程,也是孤独症群体剖析内心,展示自我的过程,这也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了孤独症的世界。而线上线下的同步联动,让体验感与参与感进一步加深。这种具象化的“看见”也被赋予了更多重的含义,被看见的不止音乐,还有整个群体的“闪闪发光”。
4月2日当天,刺猬公社也来到艺术展现场,亲眼见到了这些画作。
22岁的刘一以关爱专辑主题曲《给你》创作了同名画作,画面由一朵朵眨着眼睛的花儿组成,就像“花睁开眼睛看我,把他们的甜都分享给我”,她在作品自白中写到。
硬糖少女303与小艺术家们
在那一刻,音乐不止跳动于耳中,它们不仅有了形状,还幻化成诗歌与文学,那是“星星的孩子们”真正所想要表达的,世界上最纯净的形容。
走进“音乐关爱”2018年6月21日,腾讯音乐正式发布了腾讯音乐公益计划,旨在用音乐传递爱与能量,让音乐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确定了三大公益战略:音乐关爱、文化传承、音乐教育。
“音乐关爱”意在联动腾讯公益大平台,赋予腾讯音乐旗下产品公益属性,让更多人通过音乐获得力量与勇气。
而对孤独症等特殊人群给予帮扶也成为了“音乐关爱”的重要一环,秉持着以音乐为核心的公益思路,腾讯音乐的孤独症关爱企划也随之不断前行。
无论是过去几年的关爱专辑,还是这次“如果音乐有形状”的创新,我们都能看到腾讯音乐在“音乐关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成熟。在整个互联网的公益大环境下,“音乐关爱”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由捐钱捐物的公益到内容公益的转变。
通过“内容公益”思路,周博涵及众多孤独症钢琴少年不仅能够将自己的作品输送到大众面前,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展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对于孤独症群体来说,他们同样拥有自己的主张与想法,内容公益更多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向外界沟通的桥梁,也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到他们的作品。
从公益思路的角度深入剖析此次活动,也能看出腾讯音乐的差异化公益之路。
首先是参与感。作为“情感反射、发散共鸣”的绝佳载体,音乐更易形成情感上的共振,其也让公益行为更能打动人心,进一步吸引到大众的深层关注。当歌声打破现实的藩篱与屏幕的隔阂,由耳入心,关注者在体验与参与中,实现深层次的“触动”。
这种参与感同时也是双向的,无论是线上活动领取自己喜爱的画作、还是发售公益数字藏品,大众都能够进一步参与进公益项目中,从围观者变成支持者、帮助者。
小艺术家为“星星们”送上了画作礼物
“如果音乐有形状”也为更多有“能量”的人提供了投身公益的机会,平台生态化资源、海内外音乐人、腾讯音乐人、爱心机构最终得以实现整体联动。音乐人们创作出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歌曲,特殊群体带来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公益已不再是单一力量的努力,多方的协助也为爱心行为带来新的活力。在这种循环与互动下,“音乐关爱”的目标也随即被达成。
而在内容公益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细腻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此次“如果音乐有形状”特别企划中,就有不少画作出自成年孤独症患者之手。而在此前,他们常常是孤独症群体中被忽视的一部分。
当我们再次回到“如果音乐有形状”的艺术展现场,伴随着《给你》的歌声响起,观众们静默的倾听着。我们或许能够进入“星星的孩子们”的世界里,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那是关乎表达与疗愈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