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中段,东部与河北省邢台市接壤,总面积为2250平方公里。和顺县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全国优秀农特产品百强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国重点产煤县(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 128.6 亿吨)。

春秋时期:和顺地区被称为“盖与”,是晋国大夫梁余子养的封邑。
战国时期:和顺地区改名为“阏与”。
秦朝: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和顺地区成为秦国的领土,仍然隶属于上党郡。

西汉时期:和顺地区属于上党郡沾县和涅氏县。
北魏时期: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阏与改称乐平郡和乐平县。
北齐时期:在和顺地区设置了梁余县。
隋朝:隋朝开皇十四年(590年),梁榆县改名为和顺县。
1999年:和顺县改属晋中市。

懿济圣母庙:位于平松乡合山村东南,始建于宋朝,占地8400平方米,包括圣母殿、献殿、眼光殿等多座建筑,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牌坊:位于和顺县城中和街北门,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是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牌坊:石牌坊之配坊,与石坊相距 30 余米,明崇祯五年(1632 年)由曾任山东按察司昌平兵备道副使药济众建。

荣华寺:位于东喂马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寺内有多座古建筑,包括山门、正殿、钟鼓楼等,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邢村昭懿圣母庙:位于和顺县义兴镇邢村,清代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顺县明长城:是山西省晋中市的一部分,创建于明代早期。

山西省太行山森林公园:位于和顺县城之西,主峰海拔1500多米的摩天垴。主要景点有云龙山;走马槽太行风光,拥有空中草原、高山林地和悬崖峭壁等原生态景观;合山泉。以及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如牛郎织女文化遗址,有牛郎洞、织女庙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村落,如四合院、古戏台、庙宇等。

太行龙口景区:位于和顺县青城镇百备村,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明代长城遗址、烽火台和炮台等历史遗迹。历史上,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曾在此地激战,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麻衣山森林公园:位于和顺县城北,主要景点有麻衣山石窟,此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内有石窟3座、佛龛5处以及线刻麻衣观音像等;懿济圣母庙;麻衣寺塔等。

走马槽自然风景区:位于太行山和华北平原的断层地带,是晋冀两省的分水岭。走马槽景观包括明内长城、高山草甸、古栈道,以及一个千米的大溶洞,洞内石笋、石柱、石钟乳形态各异,并有石花、石菊、石珍珠等。

走马槽自然风景区
国际艺术公社许村:位于和顺县松烟镇。许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村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一条街,街上古屋、古树、戏台等保存完好。从2011年开始,这里每两年举办一次许村国际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会开展艺术创作、手工艺集市、古村落游览、艺术家作品展、联欢晚会等活动。

牛郎织女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顺县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之一,当地有许多与传说对应的地名风物,如南天门、牛郎庙、织女庙等,还有相关的传统习俗,如每年七月初七村民会在夜间“看天”,燃香拜天祭祀牛郎织女。

凤台小戏:起源于明代,是地方戏小剧种,被称为“凤山脚下一枝花”“千年传艺在农家”。
夫子岭弦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声腔。
晋中民歌(和顺民歌):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多种体裁。
王虎谷传说:以和顺县王虎谷为背景,讲述了与当地历史人物、事件相关的故事。
黄烟炮:起源于青城镇朝坡村,讲的是吴三桂撵闯王进北京的故事。

凤台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