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与水下机器人正成为资本市场与行业领域共同聚焦的热点,二者的融合发展正催生出极具潜力的投资与发展机遇。在资源开发领域,水下机器人成为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的得力助手。我国可燃冰试采技术、多金属结合开采装备已进入试点阶段,深海矿产储量惊人,足以满足全球数十年的资源需求。水下机器人凭借其高效、安全的作业特性,将在未来规模化开发进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极大地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作业风险。

深海科技动作频频,如何跟住新风口?1、我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增“深海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要加快深海水器、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搜救探测设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等研制及创新应用。这一背景下,水下机器人的需求有望增加。2、上海海洋局开会支持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将加强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后续产品化实施路径研究3、3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浙江大学,发布了这项“深海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科研成果。该机器人首次突破了万米深海,并实现多模态运动,为海洋资源开发、考古发掘、环境监测等带来更多可能性。
水下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广泛当下,水下机器人主要分为AUV(自主潜航器)、ROV(遥控潜航器)和UUV(无人潜航器)三大类型。AUV具备高度自主性,无需人工实时操控,能够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在科学研究领域,它可深入海洋深处,收集珍贵的海洋数据,助力科学家探索海洋奥秘;在海底测绘工作中,精准绘制海底地形图;在环境监测方面,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变化,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ROV则通过母船电缆进行控制,擅长精细操作。在海洋石油开采作业中,它能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进行设备安装与维护;在水下维修场景里,准确修复受损设施;面对水下搜救任务,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搜救效率。
UUV融合了AUV和ROV的优势功能,在军事领域大显身手。执行军事侦察任务时,悄无声息地获取关键情报;在反潜作战中,发挥独特作用;对水下基础设施检测时,保障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产业融合创造商业契机天风证券指出,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破10万亿,政策首次纳入深海科技,推动其快速发展,尤其在深海装备探索领域。东吴证券表示,政策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深海资源商业化开发、海洋数据应用生态构建等方向,深海资源开发(可燃冰/矿产)、智能装备(AUV机器人)及海底数据中心(IDC节能替代)等方向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指出深海科技三大方向:深海高压黑暗环境资源丰富,感知通信多用声学,钛合金平台成主流。光纤技术因避免高压电损耗优势显著,钛合金需求随深潜平台放量增长。
水下机器人概念股一览海兰信、邵阳液压、佛山照明、振华重工、新特电气、佳讯飞鸿、中科海讯、深水海纳、天海防务、天和防务、先锋电子、申昊科技、富佳股份、振邦智能、太原重工、中信重工、中海达、时代电气、新洁能、华维设计、奥迪威等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