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年七月,辽国高层决裂。
天祚帝在得到阴山室韦的支持后,主张反攻金国。
对此决定,耶律大石坚决反对。
他直言不讳地对天祚帝说:“当初金人攻陷辽阳时,陛下您不肯去前线督战,反而跑去中京;等到金兵攻陷上京,您又逃往南京;后来金兵攻陷中京,您干脆去了西京,进而又跑去夹山。之前咱们有实力,您不愿意修战备,使得大半个国家都沦于敌手。现如今我们就这点人马了。您却要出兵求战,这不是闹着玩吗!
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虽然耶律大石说的都是实话,但在天祚帝看来,却是大逆不道之举。
我如此信任你,你竟敢当众顶撞我,还在我的伤口上撒盐!你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于是,天祚帝就派亲信萧乙薛和坡里括把耶律大石看管起来,打算御驾亲征,成功收复失地后,回来再收拾耶律大石。
后来,天祚帝带着两万人马东征金国,耶律大石见此结果,也不愿意多说什么。
他在杀掉了萧乙薛和坡里括后,带着两百心腹直奔可敦城而去,决定自立为王。
宋金辽夏“四足鼎立”
可敦城又叫镇州,据说城内有两万契丹铁骑长期驻守,除了辽国的最高统治者,谁都调不动。
原本,耶律大石是调不动这两万人马的。
但是,有些人也是命中有运。
就在耶律大石抵达可敦城不久后,金国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
这个事情就好比你想睡了,但是没枕头,睡不着,结果马上有人给你送枕头。
耶律大石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自己与天祚帝的关系,没想到天祚帝居然被俘虏了。这下好了,不用再操这个心了。
并且皇帝被俘虏,朝廷也被一锅端了。那接下来肯定就要推举新领袖。
而此时此刻,谁又是领袖的最佳人选呢?
很显然,自然是耶律大石了。
1125年,在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七个羁縻州长官和蒙古高原的十八个部落的酋长的共同拥戴下,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称王建号,于草原深处又恢复了辽国的统治系统。
对于耶律大石称王这件事,金国方面听说消息后,很是愤怒。一向主张武力消灭宋辽的完颜宗翰请旨,上奏要求出兵灭了契丹余党。
金太宗赞同完颜宗翰的主张,只是由于当时金军主力已经南下伐宋,不可能再回师北上追剿了。因而耶律大石便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此后五年,耶律大石一直待在漠北草原。他为了打败金国,期间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派人联络西夏和北宋夹击金国。但很可惜,西夏两次出兵,均被金军击败,最终迫于现实向金国称臣。而北宋直接就被金国给灭了。
到了1130年,耶律大石向现实低头。他意识到仅凭蒙古高原的资源就想打败金国,是不可能的。
于是在这一年,他便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离开可敦城,去西域打地盘。等到自己的实力能与金国平起平坐之后,再杀回来。
得知耶律大石要去西域扩地盘,完颜宗翰又向金太宗建议,应趁此机会攻打可敦城。
金太宗采纳其建言,随即调兵遣将,准备西征。
但是,就在金国备战时,宋朝的西军发动反攻,决心将金军驱逐出关中,继而收复河东。
面对来势汹汹的宋军,金太宗无力分兵,只好向漠北诸部下诏,命之进讨耶律大石。但漠北诸部并不服金国,他们宁可跑到可敦城去效忠耶律大石,也不愿意归顺金朝,因而金国的这次征讨便半途而废。
金国在南边搞事,进一步坚定了耶律大石西征的决心。
1131年,耶律大石在征讨黠戛斯无果后,率军翻越阿尔泰山,来到今天新疆的额敏县,并在这里筑了叶密立城,为经略西域做准备。
此时的西域,存在着两个大国。一个是位置偏东的高昌回鹘,一个是位置靠西的东喀喇汗国。
高昌回鹘因为与辽国接壤,知道实力差距,所以向来与辽国友好。相比之下,东喀喇汗国与辽国的关系则差了很多,堪称是敌对国家。
一个是友好邻邦,一个是敌对国家,耶律大石自然选择联络高昌回鹘对付东喀喇汗国。
不过,就在耶律大石西征东喀喇汗国时,高昌回鹘可汗从西夏方面得到辽朝灭亡,耶律大石是“纸老虎”的消息。
高昌回鹘可汗小人得志,立即出兵袭击耶律大石,并将俘虏的契丹军士献给了金朝。
金太宗见到高昌回鹘送来的契丹俘虏,非常高兴,一面赏赐了使者,一面命令辽国降将耶律余睹率汉军及女真军一万人,北攻可敦城。
此时形势对耶律大石而言,可以说是异常凶险。如果可敦城被攻克,他连落脚的地儿都没有了。
不过,前面也说了。耶律大石这个人也是命中有当皇帝的运势。
金军北上后,由于战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带足粮草。加之大军走到半路上,还迷路了。因而金军的这次讨伐,最终又是以虎头蛇尾收场。
一场虚惊,耶律大石立即返回可敦城,将周围的部落召集,号召他们随自己迁徙到叶密立。
等到迁徙到叶密立周围的民众越来越多后,耶律大石随即在叶密立称帝,重建了辽帝国。
为了区分其与辽国的区别,后人便把耶律大石的辽国称为西辽。
称帝之后,耶律大石立即把矛头瞄准高昌回鹘。
小样,你敢偷袭我?不想活了吧!
见西辽军来势汹汹,高昌回鹘直接投降。
后来,为了控制高昌回鹘,耶律大石派人留在高昌监国。至于原先的可汗,则沦为了傀儡。
拿下了高昌回鹘后,耶律大石随即又灭了东喀喇汗国。
至此,耶律大石在西域算是站稳了脚跟。
隐忍十年,如今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耶律大石此时再审视金国,心态自然也不一样了。
1134年,即灭掉东喀喇汗国的同年,耶律大石为一血耻辱,调集七万精锐,任命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为兵马都元帅,敌剌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剌阿不为副元帅,茶赤剌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征讨金朝。
在战前的誓师大会上,耶律大石用白马青牛祭天,强调西域并非久居之地,鼓励士兵应当荣归故里,复兴大辽。
不过,西辽的这次远征也遇到了金军当初的问题:路程太远,准备不充分。
七万大军连金国的门槛都没摸到,就因遇上恶劣天气,导致牛马多死,无法继续前进,不得不勒兵而还。
耶律大石听说大军无功而返的消息,泪流满面,十年准备,结果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他不甘心,但又没办法。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认命。
1137年,耶律大石攻打西喀喇汗国。
西喀喇汗国大汗不服,派兵迎战。结果两军一接触,西喀喇汗国军队直接被击溃。
而与之同时,西喀喇汗国境内的葛逻禄人也趁机作乱。西喀喇汗国大汗无力镇压,只好向伊斯兰世界霸主塞尔柱帝国求援。
得知消息,耶律大石随即派人招降西喀喇汗国境内的葛逻禄人,并向塞尔柱帝国皇帝桑贾尔写信,劝他不要多管闲事。
见到耶律大石的来信,桑贾尔差点没气死。自己是拳打东罗马、脚踏波斯的塞尔柱帝国皇帝,这个耶律大石,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小瘪三?
为了给耶律大石一个教训,桑贾尔集结了十万大军,向西辽杀来。
面对气势汹汹杀来的十万大军,耶律大石组织了两万兵力迎战。
两万对十万,耶律大石疯了?
当然不是。耶律大石之所以敢以寡敌众,并不是他自大,而是他知道,西喀喇汗境内的葛逻禄人为了摆脱二等公民身份,肯定会为西辽而战斗到底。
然后,果不出所料,葛逻禄人在战斗中非常卖力,帮助西辽军以一场大胜,奠定了耶律大石在中亚的霸主地位。
至于塞尔柱帝国,经此一役,由盛转衰,塞尔柱皇帝桑贾尔也很快被土库曼人控制,帝国土崩瓦解。
而没了大哥撑腰,西喀喇汗国及其周围的花剌子模也随即宣布投降,成为西辽的属国。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常有一种错误观点,即认为西辽的核心统治区很小,大多数西辽领土都是通过分封来维持统治的“羁縻”区域。继而得出所谓”西辽版图实际是地图开疆“的结论。
为什么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纵观古今,除了中国会区分“羁縻”和“非羁縻”外,世界各地的古代王国、帝国,几乎都不区分。
也就是说,核心统治区很小,大部分地区为分封性质,这是除了中国以外,大部分古代帝国的常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拉伯帝国。其“哈里发”就类似中国的周天子,其“苏丹”就类似中国春秋时期的霸主。强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就和西周一样,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阿拔斯王朝后期的哈里发就和春秋战国的周天子一样,中东地区各个军阀王朝打得不可开交,哈里发根本管不着。
对于中国的大一统模式,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欧洲人,都不能理解。他们无法理解不实行分封,不靠“羁縻”统治,到底是用什么来维持高级将领对中央的忠诚。
所以,对于网上流传的某些中国王朝“实控图”。我们应该有清醒认识,这就是赤裸裸的双标,不怀好意。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古代世界除中国外,基本没有囫囵帝国。
扯远了,再说回来。
耶律大石第二次西征时,正逢欧洲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由于耶律大石和十字军打得都是赛尔柱帝国。于是在当时的欧洲就流传着一个东方世界有一位神秘的祭司王约翰,是基督教的捍卫者的传言。
后来俄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古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发音都类似于“契丹”,就是受耶律大石的这次西征的影响。
欧洲人臆想的“祭司王约翰”
不过,就在耶律大石准备继续攻城拔寨之际,他突然病死了。没能带领西辽再创更大的辉煌。
而随着耶律大石的病死,以及其妻萧塔不烟和其子辽仁宗耶律夷列对东征复国主张的不感冒,西辽统治集团也随之放弃了杀回老家去的政治主张。
其后的几十年,南宋多次提出联络西辽抗金。
如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宋朝时,枢密院就向宋高宗建议联络西辽,共抗金国。
契丹与我二百年兄弟之国,顷缘奸臣误国,招致女真,彼此皆被其毒。朕既移跸江南,而辽家亦远居漠北,相去万里,音信不通,今天亡此虏,使自送死。朕提兵百万,收复中原,惟尔大辽豪杰忠义之士,亦协力乘势,歼厥渠魁,报耶律之深雠,将来事定通好如初,各宜知悉。——《三朝北盟会编》
宋孝宗在位时期,为了一血耻辱,孝宗也曾多次吩咐川陕宋军负责人主动联络西辽。
睹盱眙报大石契丹欲兴兵事。若无,则已。或果有之,在我安得坐视。他日我若径举兵,则违誓约;若因衅,则将何以为辞?卿须深谋远图,俟数日奏来。卿以此密示郭棣,同议之。候回奏,同缴进来。四月二十一日。——《大石契丹兴兵御笔》
近得边报,大石契丹假道夏国,侵犯金人,未知然否?卿可分遣间探,明斥堠,以诇其实。若所传虚诞,切不可妄动;果或有之,机会似不可失。宜遣文武兼备之人,与之会议,毋使常材,庶使一见信服,事可有济。然此皆传闻,卿更审察事宜,贵于详密,以副朕怀。故兹亲札,想宜知悉。——《宣示付吴挺御笔》
但由于南宋与西辽的联络困难重重,加之西辽也无意联宋灭金。这些联络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西辽无意伐金,那金国又是个什么态度呢?
金国也一样。在金国统治者看来,西域太远,大把军费砸进去,如同把钱丢进大海里,连声响都听不到。
而比之西辽,攻打南宋可就太快乐了。不仅近,而且富裕。打南宋,这买卖简直不要太赚。
后来,金国在金世宗和金章宗的治理下,国力步入巅峰。但随着蒙古的崛起,金国也迎来厄运。
而同时期的西辽,情况也是差不多。
萧塔不烟摄政和耶律夷列在位期间,西辽的国势蒸蒸日上。
但是,由于解决不了葛逻禄人的问题,西辽也随之由盛转衰。
为什么解决不了呢?这涉及到一个统治原则问题。
前面说了,西辽实行分封制,征服了某个部落,就实行分封,让该部落按照旧制,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不会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耶律大石来到西域之前,当地的霸主是东、西喀喇汗国。葛逻禄人是被东、西喀喇汗国统治的二等民族,一直不能当家做主。
为了能够当家做主,葛逻禄人主动向耶律大石称臣,非常卖力地为其征战。西辽能大败赛尔柱帝国,葛逻禄人的贡献很大。
但很可惜的是,西辽的国策注定了葛逻禄人的卖命不会换来回报。因为西辽统治者不会为了葛逻禄人而废弃东、西喀喇汗国。毕竟这两个汗国也有大量民众要安抚。
拼死拼活,然后你告诉我结果不变。这一下,葛逻禄人就不干了。造反的事情此起彼伏,前后几十年之久。
一直到西辽女皇帝耶律普速完(耶律夷列的妹妹)统治时期,命令收缴葛逻禄人武器,强迫葛逻禄人停止游牧,强迫将葛逻禄人从河中地区迁徙南疆从事农耕,才算完事。
但是如此一来,葛逻禄就更不干了,这更加激起了葛逻禄人起义的决心。西辽的国力在内耗中,消磨的很厉害。
众所周知,实力这种东西是此消彼长的。就算你的实力不变,可别人在增加,你一样是变弱了。
所以,当西辽国力没有任何增强时,那接下来将要发生的,自然是控制力下降,分封的部落领袖纷纷自立。
1172年,因不满西辽的苛刻统治,花剌子模背叛西辽。
1175年,在金国的拉拢下,原本臣服于西辽乃蛮人倒戈,归顺了金朝。
而就在西辽这艘破船到处漏水时,耶律普速完还被人刺杀。
更要命的是,即位的耶律直鲁古(耶律夷列的儿子)又是个沉溺于娱乐游猎,不理政务的昏君。
耶律直鲁古没有执政能力,并且又不理朝政。
于是,西辽的国势也就进一步衰落,各附属国纷纷叛离。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六部。
三年后,在蒙古军的强势威慑下,西辽东部的高昌回鹘臣服于成吉思汗。
又一年后,西辽西部的部落被花剌子模扫荡,纷纷臣服于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的脚下。
此时的西辽,被蒙古和花剌子模两面夹击,基本与灭国无异。
看到辖境日益萎缩的西辽王国气数将尽,从乃蛮部投奔西辽的屈出律(乃蛮大汗的儿子)便发动政变,干掉了耶律直鲁古,自己做了西辽皇帝。
不过,屈出律也好,摩诃末也罢。他们都没有得意太久。
1217年,因为使者被杀事件,成吉思汗亲率十五万大军征讨花剌子模。
蒙古军中途路过西辽时,屈出律抵挡不住蒙古大军,闻风而逃,蒙古军顺路灭了西辽。
屈出律带着钱财逃跑,也没有逃出很远,后来他被猎户擒获,交给了蒙古军队。
至此,西辽彻底覆亡,共历三世三帝两后。
至于花剌子模,其在中亚与蒙古军激战数年后,也被蒙古大军彻底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