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急性艾滋病恐惧应激或慢性恐艾心理创伤的朋友来说,五一小长假期间可能会因为社交压力、环境变化或过往创伤的触发引发自己的一些内心活动的不稳定。每年在小长假结束以后,张老师都会收到很多恐艾恐友的反馈,说自己这个节日过得并不好,天天和家人朋友消除,还要装作自己没事,感觉太压抑,反而增加了恐艾严重程度。以下张老师利用恐艾中心17年来的丰富恐艾案例,给咱们有恐艾创伤心理的朋友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平稳度过这个假期,咱们中心永远是大家背后最坚实最稳固的脱恐靠山。
恐艾中心十七年如一日的为广大恐友服务
很多恐友认为,节假日一定要表现出开心的样子,那样才符合对节日的预期感受感知,事实上,在节假日里并不等于我们必须要开心,我们要允许自己的不快乐存在,若是在节假日里和亲朋好友待着感到有焦虑或恐惧,大脑里还在冒充万一或假设的可能与艾滋病相关的念头出来,不必因“别人都在享受节假日的快乐,而我内心却还痛苦煎熬,没有办法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而自责。正如给脱恐设置一个合理的计划,不是凭空靠感觉来走一样,在节假日里,也希望恐友尽可能避免强迫自己去参与高强度活动,如疯狂运动过度,每天行程几万步等大消耗行为,在节假日里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安排计划就行了。
艾滋病恐惧恐友脱恐需要一个稳定的安全支持,那么在节假日出行的时候有诸多不安全的信号会产生,那么我们就需要减少一些节假日出行计划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随身携带安慰式工具的过渡客体。恐友们在节假日出行的时候,提前了解活动地点的人流量、路线,选择人少时段出行,或规划可随时离开的行程。因为一旦计划被改变,容易引起恐艾群体的强迫式思维,总是担心有不可控的结果产生。如果需要出门几天,过渡客体的准备同样必不可少,比如准备耳机听听舒缓音乐、压力球、自己熟悉的玩偶物品等等帮助缓解紧张。
有的恐友其实在节假日也并没有一定有出行的准备,但是有可能面对着家庭或朋友聚会,亲密的接触有可能加重焦虑和恐惧,一旦有不适应的感觉上来了,恐艾恐友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退出方案,比如告知亲友“可能需要提前离开”,或暗示自己需要休息。如果有人邀请大型的聚会等,但自己感觉最近的状态不太适合一些比较耗费心神的人际交往环境,可以用温和措辞拒绝无法承受的聚会。恐友在节假日里可以做一些替代性的平稳活动,选择居家观影、阅读、手工等安静活动,或到自然环境中散步,避开人流高峰,以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多重刺激的机会。也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如通过写日记、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减少情绪积压,特别是在自己不可控的总是想在网络上搜索与艾滋病相关的信息来验证,借此获得相对安全信号时,我们通常都用替代性行为来抑制不断搜索的强迫行为。
小长假里不一定要强行参加各种聚会
部分恐友可能存在着一些特定恐惧和回避的行为,在初期,我们不建议做过度的暴露,可以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在进行日常生活进行。但是在生活中,的确有很多我们无法控制到的刺激源,那么这时候我们一定要识别恐艾应激触发信号,我们需要首先罗列出哪些场景或行为是自己特别敏感的,比如说有的恐友对医院疾控几个字比较敏感,有的恐友对穿着暴露的异性感到不适应,有的恐友害怕在人多的场景中呆着,担心有人暗中使用针头扎人等等。这时候我们事先给自己写好对应的处理应对方式,并且以自己信任和熟悉的老师提供的针对性建议作为参考。以张老师的预约恐友为例,很多恐友敏感到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停留,甚至有部分恐艾恐了几年都不敢下楼,张老师在不断了解熟悉他的过程中,会给他罗列一个计划和步骤,逐渐去执行,在面对刺激的时候以恐艾干预框架模型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降低阻抗,建立初期恐艾抑制的安全支持。
若经过一定的调整,仍旧感到自己内心恐惧非常剧烈,大脑里的艾滋病念头反复出行,无法应对节假日与亲朋好友的相处,可以主动暂停节假期的计划,给自己半天到一天的独处时间,或者选择专业的恐艾心理老师进行一小时以上的深度沟通,尝试恢复能量。若是艾滋病恐惧朋友的焦虑或创伤反应持续加重,比较典型的如频繁心悸、闪回、回避社交超过两周以上,明显感知社会功能减弱,内心不稳定的幅度增大,极端思维的频率升高,建议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创伤疗愈需要时间,更需要您和老师建立稳定互信知根知底的关系,安全感也才逐步的起势,也许一个简单的安慰和保证对老恐友的意义已经不大,但是建立了稳定咨访关系,花了足够的时间,你的感知将逐渐的客观化,而不会像现在那样对未来充满了很多疑惑和担心。
客观参考恐艾心理体系才不会迷茫困惑
明天便是五一小长假了,希望恐艾中心亲爱的恐友们能以自己舒适的方式,度过一个真正属于您的假期,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会陪在您的身边,有什么疑问也欢迎大家在中心网站上学习或给老师留言,祝大家越来越好,早日脱恐,劳动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