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是不是真的恩爱,看过年时的三件事,就一目了然

雁儿飞翔 2025-02-02 02:31:23

张爱玲曾说:“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平日里,夫妻或许能藏住矛盾,但到了年关,琐事扎堆、压力倍增,袍子下的“蚤子”便无处遁形。

过年如同一场大考试,从筹备年货到人情往来,处处考验着婚姻的底色。

真正恩爱的夫妻,无需刻意表演,只需看这三件事,答案早已写在烟火里。

一、备年货,见默契

老话说:“年味浓不浓,全看厨房忙不忙。”

年夜饭的食材采购、腊味腌制、糕点准备,桩桩件件都是体力活,更是夫妻配合度的试金石。

电视剧《父母爱情》里,江德福和安杰过年腌腊肉时,一个负责切肉抹盐,一个负责穿绳晾晒

两人边干活边拌嘴:“你这盐抹得不匀,得学学我老家手法!”“你懂什么?我这叫科学配比!”看似争执,实则藏着几十年磨合出的默契。

我和老公在超市买年货时,一对老人夫妻引起了我的注意,两人都是驼背,艰难地推着购物车,丈夫从架子上拿下来一袋腐竹说“这个你爱吃”。

而妻子从架子上拿下来一瓶番茄酱说:“你最爱吃这个了,吃啥都爱蘸点。”

真正有情的夫妻,早把“你的习惯”变成了“我们的流程”。一筐年货里,装的都是对彼此口味的惦记。

二、发红包,见格局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过年时的红包往来,恰似一面照妖镜,照出夫妻对金钱的态度,以及在对方心里的位置。

表哥夫妻经营一家水果店,年底算账时发现亏了2万。

但表哥还是拿出最后的5000元分成两份:“2500给你爸妈包红包,2500给我爸妈。”

表嫂当场红了眼眶——比起计较得失,他们更在乎不让对方在亲人面前难堪。 爱她,才爱屋及乌,爱她的家人。

而那些为红包吵架的夫妻,往往输在“算计”,给双方老人不公导致。

金钱本无罪,但当它变成衡量感情的砝码时,婚姻的天平早已倾斜。

三、走亲戚,见担当

钱钟书曾对杨绛说:“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过年回谁家的难题,最能检验这份爱的重量。

《都挺好》里的苏明成夫妇堪称典范:每年除夕中午陪朱丽父母吃团圆饭,晚上赶回苏家守岁。

有次大雪封路,苏明成硬是背着怀孕的朱丽走了三里地,只为赶上两家的年夜饭。弹幕飘过满屏的“这种老公哪里领”。

相比之下,那些为“回谁家”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缺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把你的家人当自己人”的觉悟。

就像网友吐槽的:“他宁可在车库抽烟半小时,也不愿陪我爸妈看春晚。”

林语堂说过:“所谓美满婚姻,不过是夫妻彼此迁就和习惯的结果。”

过年时的炊烟、红包、团圆饭,件件都是琐事,却藏着婚姻最深的修行。

恩爱夫妻从不说“我养你”,而是“我陪你”——陪你择一把青菜,陪你包一锅饺子,陪你走一段风雪之路。

毕竟,过年的意义从不在排场,而在那双始终愿意紧握你的手。

0 阅读:24

雁儿飞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