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连涨4天,市场情绪却未见回暖,反而掀起一波“赎回潮”。指数还没回到大跌前的位置,基民却已迫不及待割肉离场。这不是抄底信号,而是散户对基金行业的彻底失望。

科创板ETF曾是基金公司的“救命稻草”。由于50万资产门槛限制,散户无法直接投资科创板股票,基金公司便大力推销科创板ETF,美其名曰“让普通投资者分享科技红利”。可现实是,这些ETF同样跌跌不休,基民的钱照样被“专业机构”亏得干干净净。
嘉实科创芯片ETF单日赎回1.56亿,广发科创50ETF减少1.38亿——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散户选择用脚投票,宁可自己操作亏损,也不愿再让基金经理“代亏”。毕竟,自己亏至少知道怎么死的,交给基金却连亏在哪都搞不清。

赎回潮背后,是散户对量化交易的无声反抗。政策层面迟迟不限制量化高频收割,基民只能通过赎回断其“粮草”。量化基金依赖庞大的资金规模玩“零和游戏”,如今散户集体撤退,看它们还怎么“割韭菜”?
基金行业正面临信任危机。 过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套说辞,已被反复打脸。牛市时基金经理吹嘘“超额收益”,熊市时却甩锅“市场环境”,横竖都是散户买单。如今基民觉醒,行业该反思的不是“投资者教育”,而是自己的操盘水平。

市场真正的底部,从来不是指数低点,而是投资者信心溃散之时。当散户连反弹都要赎回,说明他们对“机构代客理财”已彻底死心。如果基金公司还想着靠话术续命,而不提升真实投资能力,等待它们的只会是更大的规模缩水。
当基民宁愿自己亏也不信任基金,这个市场,到底是谁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