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戏剧性转折。就在外资纷纷撤离、A股连续下挫之际,三十余家央企突然集体出手增持,硬生生把即将溃败的战线拉了回来。这场面颇像电影里的绝地反击——国家队扮演主力军,散户则自发组成民兵连,高喊着"一股不卖"冲向前线。

央企的增持名单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意图。中石油、国家电网这些巨无霸企业,市盈率早已跌至历史低位,股息率却高得诱人。他们不是在救市,而是在抄底。资本的本能就是逐利,所谓"护盘"不过是顺势而为的漂亮说辞。当散户还在为"爱国情怀"热血沸腾时,机构投资者已经在冷静计算投资回报率。
散户的集体狂热令人动容,却也暗藏危机。有人抵押房产追加260万投资,有人在论坛发帖"亏光当捐款",这种近乎宗教般的信仰从何而来?或许是因为在贸易战的阴影下,股市成了普通人表达爱国情怀最直接的战场。但资本市场从不同情悲情,它只认规则和数字。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5年股灾时,"为国接盘"的口号响彻云霄,结果却是无数散户血本无归。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主妇们把积蓄投入股市号称"守护日经指数",最终换来的是一地鸡毛。资本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参与者的动机高尚而改变游戏规则。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信心之战。在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测试下,A股的韧性本身就是一种宣言。但决定长期走势的,终究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基本面。二季度的财报数据,才是检验这场"爱国行情"成色的试金石。

散户的觉醒或许是最大收获。当投资论坛开始讨论企业基本面而非K线图,当"价值投资"取代"追涨杀跌"成为热词,这场自发的投资者教育比短期行情更有价值。毕竟在资本市场,认知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眼下最需要警惕的是集体非理性。当菜市场大妈都开始推荐股票,当"这次不一样"的论调甚嚣尘上,往往就是行情见顶的信号。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该在这个时候保持清醒,而不是被情绪裹挟。

资本市场不是道德高地,而是残酷的角斗场。国家队带着精算师进场,外资背着量化模型操作,如果散户仅凭一腔热血赤膊上阵,最终可能连悲壮都算不上。爱国不需要自我感动,用理性投资获取合理回报,才是对经济最好的支持。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远未结束。当激情退去,留在沙滩上的会是价值投资的真金,还是一地鸡毛?时间会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资本市场永远奖励理性,惩罚冲动。
你如何看待"炒股爱国论"?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