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专设佛堂和供道台的屋子,供奉着佛像和道像;卧室被褥下面有一大块红布,上面衬有黄绫,四周缀有铜钱,黄绫下面压着五道佛符,枕头底下,压着五道神符。
屋子里常年伴随着浓浓的供香味……谁能想到这如同寺庙僧侣住处的屋子竟是原河北省常务副省长丛福奎的家呢?
为了谋官位、保平安,丛福奎四处求神拜佛;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烧香、念经;
他把个人命运和政治前途完全寄望于“大师”的预测。甚至和所谓的“大师”打着“行善积德”的旗号,索要他人财物近千万元。
背弃理想信念的丛福奎最终不得不为其腐败行为埋单。

贪官受审(图文无关)
一、辉煌的仕途路
丛福奎1942年9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是一个生在旧时代长在新社会的幸运儿。
在党的培养和关怀下,他读完中学和大学。怀着对党的崇敬和挚爱,1974年他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之后,丛福奎发奋工作,勤奋敬业,从一个工厂技术员渐渐走上了厂党委副书记、副县长、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领导岗位,1990年8月当选为黑龙江省副省长。
1995年6月,他又当选为河北省副省长,同年10月任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丛福奎任职黑龙江省副省长期间,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就当时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改革的重点,他曾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使企业走出困境,应着眼于深化企业改革解决机制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投资力度,加速技术改造,解决装备落后,结构失调的问题。”
2000年丛福奎还作为“三讲”教育联系人到张家口市怀安县走访调研,在“三讲”教育动员大会上,他慷慨陈词,特别强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模范。
二、远华案牵出贪婪副省长
丛福奎的“落马”令人意想不到,平日人们看到的是从来没有为亲属谋过私利,没过问过女儿入学、小儿子工作,甚至连妻子生病住院也不声张的低调干部。
事实上,他却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腐败分子。

然而,老谋深算的丛福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被厦门远华走私案牵出而“落马”。
在河北执政的丛福奎和厦门的走私案根本不沾边,怎么被牵出呢?
原来是涉嫌走私的嫌疑人被捕后,为求立功争取宽大处理,供出了他曾向丛福奎行贿的事。这真是应验了那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老话。
2000年4月,香港盛康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丛真,因涉嫌走私被福建厦门公安局逮捕。
没过几天,丛真为立功赎罪,主动揭发了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曾向其索要巨额钱款,其中一笔是25万美元的事实。
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纪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纪委、监察部迅速派出调查组,赶赴厦门进一步核实。

原来1996年初,香港一个经济贸易代表团来到石家庄,河北省委指派负责金融的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出面接待。香港商人丛真与丛福奎在这次活动中相识。
1998年春节刚过,丛福奎就把电话打到香港,以修建寺庙为借口向丛真索款。
于是丛真便从公司银行账上提出25万美元,先坐飞机到天津,然后又到石家庄,提着包走进丛福奎办公室……
审查初期,丛福奎拒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经济问题,还和同伙结成了攻守同盟,面对检察人员的询问,满口谎言。
办案人员辗转多个城市,多方取证,最终揭开了这个巨贪副省长借佛敛财的丑恶嘴脸。

三、“大师”殷凤珍其人
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干部,丛福奎确实有过努力的昨天。刚到河北,他暂住宾馆,每天工作到后半夜才休息。
1996年,有了房子后,他每天下班还把要批的文件和参阅资料给装起来,回家后继续工作。
然而一个叫殷凤珍的女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丛福奎的人生轨迹。
认识殷凤珍后,丛福奎生活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行为变得神神秘秘。不但戒烟戒酒,还改吃素食,在他家里时常会飘出烧佛香的味道。
而这个殷凤珍究竟是何许人,怎么能让丛福奎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殷凤珍原是吉林省某山村一个农家之妇,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女人,为了生计走村串乡唱过戏,还给棺材上绘过送人升天的图案。
她虽然生在农村,没有见过多少世面,但生性聪明,记忆力极好,且口齿伶俐,善于察言观色。
殷凤珍的丈夫是个老老实实的农民,殷凤珍从内心里看不上这个老实巴交的好人便提出离婚。
离婚后的她如同脱缰野马,随心所欲地干起了骗人的勾当。
她不仅学会了气功、按摩,还学会了看风水、看相、给人算命。她对外自称有预测人升迁祸福的特异功能,骗取钱财。

为了挣更多的钱,在一个同行介绍下,她来到了北京。
1993年,殷凤珍受境外某商人所聘,在北京某文化宫的研究会担任助理。
她自称是预测大师、大仙,四处招摇撞骗,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活动。
她还为自己追加了很多头衔:联合国某组织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某学会高级教授、某协会名誉会长,世界某大学董事长等。
凭着这些吹嘘出来的光环,她经常游荡于商贾老板、名人高官之间。
这些人很多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智商极高,但都有一个致命弱点——迷信。这恰恰给殷凤珍骗取钱财创造了可乘之机。

殷凤珍认识丛福奎后,从其话语中意识到,丛福奎对自己的仕途相当不满,于是投其所好,诱使他信佛拜佛。
被殷凤珍诱导的丛福奎相信依靠佛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此后,他的家就变成了文章开始部分提到的那样,设佛堂、供佛像,屋里烟雾弥漫……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情的加深,丛福奎和殷凤珍两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突破了道德和理智的防线。
四、贪官神婆狼狈为奸
出身农村的丛福奎从基层一步一步干起,逐步走上高级领导岗位,但是他并没有珍惜眼前的一切,反而对权力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丛福奎没能当选上中央候补委员。随后,也未能在河北省省长职务调整中扶正。
这让官欲膨胀的丛福奎内心极不平衡,在“大师”殷凤珍的鼓励下,他开始虔诚信佛,相信佛能保佑他升官发财。
1998年初,丛福奎还拜某寺院住持为师,该住持为丛福奎举行了“灌顶”仪式,起了个法号“妙全”。
为表诚心,丛福奎让人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并亲自护送师傅回寺庙。
那辆红色轿车上还印着一行大字:“河北三宝弟子妙全供养”。

“我退休以后要办实体、建大厦,要干这些事需要几千万元资金,现在开始就得弄钱。”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丛福奎和殷凤珍一起为他们的宏伟目标开始疯狂敛财。
1998年,丛福奎和殷凤珍注册成立了北京龙吟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而龙吟公司实际上就是丛福奎的洗钱公司。
有了龙吟公司作掩护,丛福奎的胆子更大了,开始肆无忌惮地打着做佛事、做善事的旗号,向私营企业老板索要贿赂。
1997年初,深圳某公司董事长王某经人介绍认识了丛福奎。当时,王某正在河北推销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于是,他就请求丛福奎帮忙。
在丛福奎的帮助下,1997年底至1998年初,王某与唐山市环保局合作经销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此后,他又借助丛福奎的地位和影响,在唐山成立了天元房地产开发公司。

1999年春节前的一天,丛福奎等三人来到北京,王某把他们安排住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晚上,丛福奎约王某与殷凤珍见面,并介绍他们认识。
同样迷信的王某还让殷凤珍为其“施法”保佑他财源广进。
春节期间,王某陪同丛福奎等人去普陀山拜佛。回到北京后,丛福奎又约殷凤珍、王某到其住处。
再次给王某“施法”后,殷凤珍便提出:“我准备建个庙,需要几千万元,你出一些吧。”丛福奎也在敲边鼓:“修庙是积德行善之事,对你的家庭事业都好。”
过了一段时间,王某拿着8万美元到北京交给丛福奎。
1999年6月底,丛福奎在北京开会期间,又把王某约到住处。他说:“大师让你办的事要抓紧办,给大师修庙是有期限的。”并把北京龙吟公司的账号给了王某。

此后,王某分两次给龙吟公司汇去人民币130万元。
随着贪欲的无限膨胀,丛福奎的胃口也是越来越大。
由于主要分管财政、计划、金融、重点项目等工作,手里掌握着贷款、担保、介绍工程项目等大权,他的一个电话一句暗示足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的业务成败。
所以,企业老板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以重金与丛福奎拉关系。
而对这些求上门来的老板们,丛福奎自然也不会手软。若对方给钱怠慢了,他便步步逼近,几乎到了敲诈的程度。
1998年8月,河北某公司总经理李某找到一项总投资1000万元的工程,便通过中间人找到丛福奎,请其帮忙联系贷款和担保单位。

在丛福奎的运作下,李某顺利从银行贷到了资金。
由于有了副省长的这层关系,在这笔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后,李某又两次从银行贷款7000万元人民币。
面对做这么大生意的老板,“弄钱”心切的丛福奎岂能放过。
1998年底,丛福奎在北京开会期间,把李某约到自己住处。一见面丛福奎便说:“我朋友的一家公司急用50万元,你给解决一下。”
之后,丛福奎又两次打电话催要。几天后,李凑齐50万元,交给了丛福奎。
2000年1月中旬,丛福奎在北京开会期间,又把李某约到自己的住处。
这次,丛福奎不像上次那么“小家子气”了,张口便是200万。

李某称暂时没有那么多钱,丛福奎很不高兴地说:“你不是刚贷了3000多万吗,不管你有多大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又过几天,丛福奎再次打来电话说:“那200万元你先别拿,再拿300万元一起给我,这300万元不是我跟你要,是给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捐款,必须拿。”
无奈的李某凑齐500万送给了丛福奎。
拿到钱后丛福奎还是很不满地说:“叫你拿500万元这么难,你贷款好几千万我一句话就办了,你要看得长远一点。”
就这样,凡是来找他办事的人,丛福奎一个也不放过,大谈佛事,借行善、修庙的荒唐理由张口就是钱。

拿到钱后,丛福奎留一半给自己享受,其他都以积善行德为名,捐款给河北某寺庙,企图让佛祖保佑他升官发财。
该寺庙在某年做法事时,前来捐款的人络绎不绝,可捐得最多的却是一位名叫“妙全”的俗家弟子,豪捐300万人民币。
大家都在猜这个“妙全”是何许人也,丛福奎落网后才知道,这个俗家弟子居然是本省常务副省长。
五、法网恢恢
丛福奎以做佛事、做善事为幌子敛取钱财,张口就是百万千万。对此,精明的私企老板们怎会没有怀疑,怎会不知其中缘由。

但为了在丛福奎的身上捞到更多的好处,只能一次次地满足副省长的“狮子大口”。
天天求神拜佛的丛福奎怎么也不会想到,千里之外的厦门走私案竟牵出了自己的腐败行为。
借佛敛财,装神弄鬼的行为终究难逃法眼,这真是应验了那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老话。
法院审理査明,从1996年4月至2000年6月,丛福奎利用担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的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
先后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724万余元、美金26.3万元,共计人民币936万余元。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笔者感慨:昔日手握大权的副省长,因丧失理想信念,贪婪无度、索贿成性,最终沦为了阶下囚。
在他那看似虔诚的迷信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大的腐败。事实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失去民心、倒行逆施的贪官们必定是自掘坟墓。
丛福奎案再次向党员领导干部敲响警钟: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正气,坚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牢记权力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诱。
不枪毙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