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苏州河畔感知上海往事

双创一线 2022-09-29 08:48:39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携手草婴读书会举办“感知中国”2022年活动

行走和阅读,两个简单的动词,足以定义一个好学求知的人的日常。当华东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们,在9月24日上午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时,他们便进入一场行走和阅读的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同上海草婴读书会联手组织了这一次活动。草婴读书会是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公益机构,常年围绕文学、诗歌、人文和思想等主题,以讲座分享、人文行走等形式开展文化阅读与分享活动,将上海的“海纳百川”精神融入到大众阅读推广之中。当日的活动,读书会组织行走的路线为鲁迅纪念馆—外白渡桥及苏州河沿岸—四行仓库纪念馆,这是上海市内最具文化和历史内涵的路线之一,将文学阅读、建筑鉴赏、历史回眸及红色主题连成一线。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的热忱组织下,有很多老师和同学们报名参加,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柬埔寨、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苏里南、卢旺达、阿根廷、埃塞俄比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清晨九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左右,共度充实愉悦的一天。

上海空港国际、艾伽盾科技等机构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提供了交通、防疫、保险等服务保障。留学生们在校期间,都打下了一定的中文基础,基本的中文交流无碍,不过对鲁迅以及四行仓库战斗这样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还缺乏了解,为此,草婴读书会安排了专业的中英双语导览员,不仅一路为他们提供讲解和翻译,并且在乘车途中不断地讲述与上海有关的知识,如“沪”“申”两简称的来历,以及上海地理、气候、建城史、经济发展史、风俗、地方特产、美食等等,大家全天都保持饱满的游览兴致。

在鲁迅纪念馆,学生们分为两组,各由一位导览员带领,了解鲁迅的生平、创作、思想和文化贡献。学生们在《阿Q正传》故事的实景模型前驻足,认识鲁迅笔下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面貌,又观摩馆内陈列的鲁迅照片,以及《彷徨》、《南腔北调集》、《呐喊》、《故事新编》等鲁迅著作的原件,并驻足于鲁迅逝世的石膏面模前,聆听对鲁迅葬礼和纪念活动的介绍。同学们踊跃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鲁迅的爱好,到他在上海居住时的地址,到《阿Q正传》中一些经典台词的涵义,等等。

午餐之后,大家来到外白渡桥,虽然大部分同学之前都来过这里,知道这是上海的一个标志性事物,但导览员的讲解中说到它的修缮情况,说到河水治理,都为学生们带来了新知。

在沿苏州河往西的行走中,讲解员讲述了上海大厦、英领馆大楼、邮政博物馆、总工会大楼等特色建筑的今昔。在行走活动的终点——四行仓库,上海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姚掌宏接待了师生一行,并担任了馆内主讲。四行仓库纪念馆于六年前正式建成开放。在馆内,姚掌宏为同学们讲述了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全过程,纪念馆通过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重现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实景。

学生们在馆内看到了模拟的谢晋元誓师讲话,看到了壮士从六楼跳下、浴血奋战的场景塑像,也借助实景模拟的形式,从当年苏州河对岸租界的角度,看到处于保卫战之中的四行仓库的硝烟弥漫的场景。这场为期四天四夜的战斗不仅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而且使当时在上海的各国人注意到了中国的抗战,并点燃了世界舆论对中国的重视,所以它也是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的时刻。通过我们的导览,留学生们对这一点都有了认识。

活动结束在四行仓库西墙之下。修旧如旧的西墙上依然存留着被炮弹轰击过的痕迹,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在此合影,为与上海这片热土的深度接触留念。今年下半年,草婴读书会将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共同开展多场形式多样的人文合作活动,让文化交流之风持续吹拂。(草婴读书会)

0 阅读:4

双创一线

简介:聆听双创声音,讲好双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