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其中披露了截至2024年年底的医保参保人数及收入、支出数据。先来看下几个重要的数据。
2024年全年,我国医保基金收入为3.48万亿元、支出为2.97万亿元,也就是当年实现结余5100亿元。

大家应该都听过医保基金收支紧张的新闻吧,但从收入、支出数据来看好像还行,毕竟一年就有超过5000亿元的结余。然而,3.48万亿元的收入中是包含了大量财政补贴后的数额,如果剔除补贴,仅依靠医保基金的纯收入是覆盖不了每年的支出的,所以不要以为中国的医保基金可有钱了。
再来看下参保人数。快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26亿人,参保率巩固在95%。

只看当年数据会觉得医保覆盖人群的范围是很大的,超过13亿人了,但对比前几年的数据恐怕没那么乐观了。
2023年,医保参保人数为13.3亿人,2022年为13.46亿人,2021年为13.64亿人,为历年最高。换言之,我国的医保参保人数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当然,我们要考虑这几年全国人口数量同步下降的事实,2022年至2024年总人口分别是14.11亿人、14.10亿人和14.08亿人。不过,将参保人数除以人口总数得出的实际参保率,同样呈逐年下降趋势。

其实哪怕不计算具体数字,从官方对医保覆盖率的表述中也能看出。前几年的表述均为“稳定在95%以上”,2024年是“巩固在95%”,删除了“以上”二字,如果未来的参保率继续下降,恐怕连“95%”也要被删除了。
为什么医保参保人数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呢?主要是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流失较多。
我国的医保分为两种,以城镇职工为主要参保人的职工医保和以农村居民和未成年人参保的居民医保。从历年参保人数据可知,职工医保的参保人越来越多,2024年的数据还未公布,2023年有3.71亿人参保,比2022年多852万人,同时也是历年最高。

可居民医保参保人却逐年下降,还是看2023年的数据,参保人数为9.63亿人,相比于2022年的9.83亿人少了2000万人以上。
城镇医保参保人数多了800多万人,居民医保却少了2000多万人,结果总的医保覆盖人数减少、覆盖率下降。2024年的具体数据还未公布,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与近几年的情况类似。
导致医保领域的大头,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是费用逐年提高。2024年居民医保个人最低缴费金额为400元,是这项制度刚建立起来时的30元13倍之多。虽然国家补贴的增幅更高但很难让老百姓体会到这点,毕竟绝大多数民众只关注自己的支出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一些收入较低、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的农村居民断缴城乡医保,导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下降的同时也让自身陷于风险之中,一旦发生意外往往会因病或因伤返贫。
为了鼓励持续参保,2025年居民医保改革,引入了“奖励”与“惩罚”制度。具体来说,连续参加城乡医保的居民可以享受更高的大病报销上限;而断缴医保的“投机者”重新缴纳后不能立马报销医疗费用,和商业保险类似,存在“等待期”,只有过了数个月的“等待期”后方可正常报销。
新政从今年起实施,应该能起到缓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逐年大幅下降的效果。

然而,想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得从另外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400元一年的费用高吗?对大部分城市居民来说真不算高,分摊到每个月也就一杯质量好点的奶茶的价格,但对不少地方的农村居民而言不低,尤其是每月只有200多元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是将近两个月的养老金。
当农村居民的收入获得显著提高后,参加居民医保的意愿自然提升,那时就不再需要村干部挨门挨户普及医保的好处,大家会主动缴费。

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迅速大幅度提高全国所有农村地区民众的收入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只能从进一步减轻参保压力想办法。
现在对城乡居民医保的政府补贴额是670元/年,按照9.6亿城乡医保参保人算一年支出6400亿元左右。假设将将补贴额提高200元/年就能让个人缴费下降一半(从400元降至200元),需要额外支出1920亿元,加上已经补贴的资金共计8320亿元,多了30%。
每年多花2000亿元,财政并非承担不起,却能让医保覆盖率显著提升,这笔民生支出是划得来的。

这些年我们不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三保”里保民生是排在第一位的,希望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在医保、社保等领域。只有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大家才能毫无疑虑地增加消费,这也是在为咱们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提振全民消费而努力。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收入3.48万亿已支出2.97万亿 傻逼才相信 就以我们生产队为例 300人 一人交400=12万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队几年都没有一个大病大报销的 一个300人的生产队 一年报销不到2万元 大概全国各地的都差不多 我就不信整个村的是住院报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