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告诉你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史上真正的“唐僧”玄奘法师在天竺旅行十多年后返回唐朝并受到当时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接见。
只是玄奘法师想不到,李世民见了他,第一句就说:当年到天竺怎么没走上正规程序呢?为什么选择偷渡?
李世民的话一下子就将“见多识广”玄奘法师“打蒙了”了,也许玄奘法师并没有想到他“载誉归来”之后,皇上相见的第一句话便是指责他当年偷渡出国。
只好赶紧向李世民求情,还说他并无偷渡之心,委实是走正规流程过于烦琐,他多次提出申请也未获通过,而且自己想要前往天竺深造的想法越来越强,所以才会用偷渡来达到目的,事实上我在过去十几年里都是为了自己用非法的手段来天竺而感到内疚,而且害怕触犯我国大唐律法。
估计看在玄奘法师“认罪”的心态上更好一些,李世民并不真怪玄奘法师而是豁达地说法师为天下百姓到天竺求佛法,他不真怪,使玄奘松了口气。
你看了之后,会不会认为小编这个就是胡编乱造呢?
黄坤明饰演历史唐僧
也确实没有,它记录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真实史实。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玄奘法师弟子对玄奘法师生平局进行总结概括,共10卷。
前5卷记载玄奘出家并赴印度求法之事,后5卷记载归国后译经之事,记述受大宗,高宗礼遇与社会敬重之事。
唐太宗和玄奘法师谈话来自《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且该套书籍于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西北地区,未经后人篡改。
法师谒文武圣皇帝于洛阳宫。二月己亥见仪鸾殿皇帝迎慰厚之。既坐讫,皇帝说:“师去为何不相报?”法师谢曰:“玄奘当往,已屡表奏疏,惟诚愿略浅,未蒙准许。无任慕道,是辄私而专擅罪,惟深惭。”帝曰:“师出家而俗殊异,然可以委命求法而惠苍生者,吾甚嘉之,不烦愧对。然念彼山川阻远、凡俗异异、怪师可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事实上,小编希望借玄奘法师之经验告诉你,你认为“开放包容”的唐朝实际上一点都没有“开放”,反而唐朝对于其百姓掌控得异常严厉,基本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控制力无异。
电视剧《西游记》招牌片
唐朝老百姓即使从他们A县来到隔壁B县走亲访友,也要向地方衙门提出“过所”的申请,唐代“过所”与近代路条相似,式样均由刑部统一安排,写有何人前往何处、何意、数口。
有的人提出,没有这“过所”呢?
唐代于各条交通要道及渡口,隘口设“关津”,由地方府兵戍守,戍守府兵之责是考察过往商贾之“过所”情况。
如发现某人没“过所”,抓了就得服刑一年。
须知唐代服苦役虽有一年之久,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苦役。
古时服苦役,都得戴枷
例如贞观十一年,宰相马周曾上书唐太宗,是批唐太宗滥发民夫修宫:
今民成丧乱,比隋朝仅十分之一。及供官徭役、道先后、兄去弟还、首尾相接。远者来往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稍无休止。
并且魏征还对唐太宗滥用民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顷年既至,乏徭役而关中者,其劳弊尤甚。
又是唐太宗接待玄奘法师洛阳宫,唐太宗征民夫整修洛阳宫时,又受到不少大臣非议:
乱里甫尔户口单弱、一人就义、全家就废黜。进兵督其戎仗,从役责其粮饷,尽事操办,更无济济。
换句话说,如果贞观年间某人没有带“过所”被捕,那他就很可能熬过这一年的苦役。
比较让人一蹶不振的就是应用“过所”,程序方面设计得很麻烦。
而最为致命之处在于,报考“过所”者还得请“保人”。只有有了保证,地方衙门才能为此人批办“过所”。
凭什么请别人?
古代流民之一
究其原因,唐朝一般百姓败荡,就连贞观朝都不易,前文提到唐太宗李世民虽自称“明君”,却又常因滥伐民族受到大臣非议。
但是贞观时期徭役已重达“一个人就役了,全家就废掉了”之程度,因此,许多百姓难以忍受,索性抛家舍业。
而这位“保人”保证,如果被担保人最终逃走,使自己成为流民,则这位被担保人要缴纳的赋税与徭役就需要这位“保人”来负担。
油画《万国来朝》等
见此情景,朋友们不禁要问,既是如此,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外国客商来到唐朝经商呢?
是不是也算是史官的夸夸其谈?
这倒不是,唐朝的确也有“开放”之处,但这“开放”却是针对来唐朝进贡(做生意)的外国商人而言的,并非唐朝百姓。
当然唐朝重视的并非像中世纪欧洲城邦国家一样,而是通过商品交换来进行贸易往来。但却是为修饰所谓天朝门面、扩张所谓“国威”而采取的方针。
当时外国商人或借“使节”之名赴长安经商,欲随使节赴唐“进贡”;关于贸易往来问题,实际上唐朝不关心,唐王朝关心的就是怎样能创造出“万邦来朝”之景。
而和“关西各国行贩不断”相反,唐朝却严禁本国人民私自出境。
玄奘法师面见李世民时,为他偷渡天竺所作的说明,其实也并非场面话,当初玄奘法师的确诚实地向当时凉州都督府递交了出境“行牒”。
黄坤明扮演的玄奘法师
结果时任凉州都督李大亮得知玄奘法师要游学天竺取经,非但不同意玄奘法师提出的请求,反而下令玄奘法师马上回长安。
玄奘法师无奈,只好选择了“偷渡”。
但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法师在晚年也曾对弟子讲过自己“偷渡”到烽火台旁打水,险些被守卫烽火台边军将士射死:
有一箭飒至,数中膝间。须臾更一箭,知是自己看的。乃大言曰:吾乃出家,自京师而出,汝不射吾。
总之,玄奘法师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游历天竺,这在唐朝严格控制边境的背景之下,确实是一件侥幸之事。
张丰毅扮演的李世民
但是唐朝封控边境并非唐初因边境局势紧张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它是唐王朝始终实行的“对内严把闭门关”政策。
也正由于“对内封闭”这一唐朝始终坚持的方针,唐太宗见了玄奘法师,第一句就指责玄奘法师为何要偷渡。
不知各位对此有何评论?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