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一只碗在文物店里卖出80元,后来发现这样的碗世界上只有三只

章若体育 2023-02-05 09:43:26

1973年,有一老太太端着一个臭鸡食碗走进北京文物店,笨拙地问价格,原以为没机会,哪知道竟然卖掉80元,老人马上就带着钱离开了。没想到经理一看碗口上有六个字,吓坏了,连忙叫人把老太太追过来。

那天,一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走进北京文物店胆怯地问道:“我有一碗劳驾给你瞧瞧。”说完就从布兜中掏出一个大碗,臭味迎面扑来。

店员问:“阿姨,这碗饭怎么那么臭?”老太太笨拙地说道:“有俺家给鸡吃的碗碟,你看,有价值吗?”

店员细细一看,原来是一只沉甸甸的蓝大碗,蓝中泛白,釉浓而淡,应是洒蓝釉。碗内的脏东西和刮痕。

店员问:“大妈,这碗饭怎么盛得下鸡丝?”老太太话匣子开了。

后来才知道,早些年她进城为某单位掏厕所时,拿出了那么大的碗。听人家讲,这里过去是大户人家后花园,没准这碗饭有价值,就带回家去。

洗得很好,相当敦实,用来盛盐巴吃,家人知之嫌恶,任其扔掉,她不舍,遂为鸡盛吃。由于儿子即将出嫁,家中资金拮据,一想到这碗饭,她急忙来到文物店询问是否划算。

店员问卖到什么程度?老太太爽快地说:“碗是从茅坑中掏出来的,有多大就有多大,你给我看!”店员稍微想了想,这只碗该是清朝洒蓝釉钵吧,因为碗里有刮痕,就给老太太80元。

那时一名普通工人月薪只有30元,80元是一笔意外之财!老人们忙着拿着钱数也数不完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文物店经理回来后,店员急忙告诉他刚收下一个老太太的清朝古董是臭味太浓,说完就拿来洗了,然后慌慌张张地往回跑,指了指碗底错愕地说道:“经理,来看看吧!”

经理拿起钵看了看,面色大为改观,但见钵底有“大明宣德年制置”六个大字,更为奇特的是,其他瓷器落款均在外底,而这只钵落款却是在内底,非常难得!

经理冷汗直冒,急忙叫店员追赶老太太,老人却早已不见人影!

行内者皆知大明宣德年间瓷器由于存留于世数量稀少而几乎成为珍品。当时文物店都是国营的,经理一看就是少付买主的钱,简直是骗人!当即报告,并同时请专家进行了鉴定。

结果有几位瓷器专家从器形,材料到工艺进行了一番考究和排版:这碗高达11.5厘米,直径25.3厘米,是大明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生产的上乘瓷器,至少有600年的历史了,其最宝贵的是那泛着白花的蓝色,称为洒蓝釉。

洒蓝釉开创于宣德年间,传世品稀少,一直好评如潮,它制作十分复杂。

先施白釉于器内高温烧成,然后用专用竹管一头蘸蓝青釉,匠人由另一头轻轻吹打,使釉中产生深浅不一的斑点并粘附于瓷胎的表面,再入火经过高温焰变。

吹釉对匠人技艺要求很高,吹气力度要适当,蓝釉方能均匀分布,方能使白釉显得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颇有观赏性。

当时专家对它落款是碗中感到不解,后史学家协助揭开神秘面纱。

明朝第五任皇帝朱瞻基,时年宣德,执政仅10年,重用贤臣、同情民情,创造了仁宣之治,但百姓私下称他“蟋蟀皇帝”。

由于朱瞻基爱玩成性,喜欢斗蛐蛐、掷骰子。明朝小史载:朱瞻基痴迷斗蛐,甚至风靡全国,蛐蛐价也水涨船高。

江南枫桥有一连长奉命朝贡蛐蛐时,竟把他胯下的骏马换成了上好的蛐蛐,终于完成使命。他把蛐蛐装到罐子里拿回家,老婆知道蛐蛐是骏马换的,受好奇心的驱使,偷偷地打开罐子查看,谁知蛐蛐蹦出来就没了踪影。

老婆因为不能向老公供述而自缢身亡。晚上归来看到老婆去世、蛐蛐不见,顿感生不逢时,旋即抹颈而去。朱瞻基对斗蛐蛐之迷恋可见一斑,并特地请景德镇御窑厂烧有特色的蛐蛐罐。

而且掷骰子是其痴爱之举,为此还曾下令工匠专门制作了一种玩用骰子瓷器。工匠历经无数开发,最终烧制出这只洒蓝釉的碗碟,落款是万历的,深得皇帝的喜爱。

朱瞻基在36岁时去世,洒蓝釉由于费时、费料、成功率低等原因也停止烧制。一直到清代康熙时期洒蓝釉才能复烧,常用雪花蓝、雪花红两种。正因为如此,大明宣德时期洒蓝釉瓷器才显得格外名贵。

北京文物店这只大碗被专家评为景德镇洒蓝釉钵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首都博物馆内,值多少钱?

这么说来,世界上已知此物只有3件,除这一件外,一件是天津艺术博物馆的,另一件原是仇炎之先生所藏,后又以370万港币购得。

谁料这价值连城的碗是一个老太太从茅坑中拿出来的,也是作为鸡食碗使用的,所幸阴差阳错地被送进文物店,总算掀开了庐山真面目。

此物是宣德年间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睿智和技巧!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