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
提到古代的考试制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科举考试,是“寒窗苦读几十载”的艰辛,当然也有金榜题名后的喜悦。
那么当时考试究竟要考哪些内容?事实上,正如我们在目前的学习中,会分为文科与理科。
原来科举考试所需的学问还有分类,天文地理四书五经等属文科,骑马射箭属武科。
二者在考核内容上有何不同?文科、武科等不同门类考试的最后成绩是否又影响到了朝堂之上的官职?今天,我们要谈谈古代“高考”制度。
时下,“武科”考试始于周代,当时采用“乡里选举”法,各地百姓一起评选当地最好的人才。
后来通过层层申报,这几位才子才到京城去采访圣上,最后的考核是射箭。
在那个时代,这种选贤举能之道是一个重大突破,它打破了贵族世袭为主的为官渠道。
使较多平民老百姓有机会超越阶层限制而改善生活现状,同时在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中扮演相当角色。
拳涌股肱之力秀出众,有以告之。
当然,武科在这一时期并无正式体制制度,因而影响甚小,记载甚少,多为诸侯,军阀等为选拔武将而设置的竞赛而已,春秋时期尤甚。
至武则天在位期间,武科之考才真正受到重视,乃至发展为政治制度。
从此,武举的才华与文举并驾齐驱,武科考试才算是有了一个官方名称。
武周长安二年,武则天确定了首次武科测试,此次测试由兵部负责,测试项目为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败重,摔跤等技术与力量型项目。
武科重点考查此人武功之强,同时还要挑选能和蛮夷决一死战的骑射高手来守护大唐国土和天下太平局。
也许是因为这一次考试是一个开创的,所以这个时候考试制度还不完备。
考试科目虽涉及武力测试但却不全面,无法对此人实力进行全面评判,更奇葩的是唐朝武举人的选拔竟然也要考虑到“外貌”怎么样。
躯干伟岸,可作将帅。
至宋朝时期武举考试日臻完善并进入科举考试体系,“武状元”这一名词才进入我们视野。
此时武科考试内容不只涉及武艺,还包括对此人军事谋略的考查,考试内容分两次一比武一策论,确保选拔出武力上更万能的人。
副的战略。
元代元廷取消武科考试的理由何在?
众所周知,宋朝末年,国势日渐式微,蒙古人对宋朝的疆域进行着持续的侵占和蚕食,最后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将南宋政权彻底消灭,元朝得以建立。
元朝立国后,元朝国君觉得宋朝正是由于科举制挑选到如此脆弱的人才,所以很容易被他击败,就下诏取消科举制。
其实,文科考试和武科考试均属科举制的范畴,因而二者均曾短暂地被取消。
二是科举制评价的最后结果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个人的阶级,寒门子弟经过科举考试后有成为官宦之家的危险。
这是我们认为如此利于人才发展和阶级流动之举,然而当时贵族们认为科举制是为给某些“低贱”平居民提供了向上攀登之机,日后或许能对其权势产生冲击。
从整体上看,元代贵族对宋朝科举制度非常抗拒,这是科举考试废止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说只盛行于蒙古人之内,汉人并不具备参加考试选拔的条件。
唯有蒙古生的状元,尊奉国人。
在元代立国之初对科举制就有自己的见解与实践,但是在晚期元代皇帝仍然认为科举制是利大于弊之举,因此再次启用科举制考试计划,武举考试得以重新兴起。
又至明代和清代,两朝君主对科举制十分重视,以为最适合考察人才之标准,遂均沿袭前朝制度并也结合本朝国情不断完善。
明朝实际上武举考试比单纯武力值、武科考试更加重视军事谋略,因此此时考试首先要考策论。
策论通过了才有可能再来一轮武力比拼了,不然干脆连次回合也没机会发动了。
先谋略后武艺。
明代武将一大部分职务由世荫继承,或由最低级的军人一步步历军功晋升,无多少空缺。
所以武举考试所能选拔的人才较少,考试难度远远大于文科,至清代形势几乎没有改变。
众所周知,清代虽亦出现了康乾盛世等盛景,但是整体来说中后期仍是个衰败的王朝,并未发生太多的改变与改革,科举制度也就顺理成章地沿用了明朝。
和明代不同,清朝武举先考武力,武力值过关才能笔试完成策论从而选拔人才,这一点“先后顺序”和明朝略有不同。
这一点也造成清朝后期只武功不武学,许多武举人的战略能力不强,这也就为清朝走向衰落奠定了基础。其中固然有历史发展背景因素。
自火器流行以来,弓矢已失,习不能用。
武举考试结束后,考试及格者可以成为哪些官员?落选者是否还有可以施展才华之机?
我们用清朝的例子来说,考试先是分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头两种是各地举行的,会试、殿试都是京城进行的,参加会试者分别称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
最终会试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殿试、面见皇帝、接受皇帝亲自考试,殿试考试与科举考试(文)相同会分得一二三名,当时人称“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这前三名中的第一名就是当年的武状元,第二名是武榜眼,第三名就是武探花,一甲中的这三个人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就像我们今天对良好分数的渴望,良好的分数也能为他们带来很多荣耀与欣赏。
其次是二甲,二甲通常都是十几个人,被授予“授武进士出身”,虽算不上第一,但是其成就同样可圈可点。
二甲之下均为前三甲,取得“同科武进士”资质,还将有机会谋得美好未来。
这些人取得了某种排名后,不知不觉中就有了某种官职等待着自己,可能从兵部到中央,也可能从各地到军师。
总之,他们有着良好的未来,能够从普通百姓一步步向更高阶层迈进。
清朝对于武科乡试和会试招生额度有明确规定,与我们今天讲的及格率相近,因此武举考试难度非常大,招生名额连文科都不如。
经过武科考试而最后被录取后,待遇与文科状元基本相同,能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
至于那些经过会试却未能在殿试中取得名次的武进士们,清朝政府对其待遇还算不错,将根据各人归家的距离由近及远给以归家路费,这就更富有人情味。
总之,真武举考试既考查文学策略又考查自己武功修为,总体难度远远高于文科考试,以至于史上文状元多而武状元少。
考试在古代与现代均为必然之观,更是我们改变命运与阶层之最好途径,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武举或文举,不过是为争夺锦绣前程而努力。
您对这个问题有何异议?
参考文献:《武经七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