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媛等周扬七年,却不知丈夫已另娶,周艾若:母亲其实早有察觉

碧水青山画里行 2024-12-17 00:00:42

周扬,在中国文学界具有极高的地位,对文学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他唯独对一个人心存愧疚,那就是他的原配妻子吴淑媛。

早年间,周扬家中贫苦,母亲省吃俭用才将他送入学堂读书。好在他勤奋好学,又聪明机灵,私塾老师非常喜欢他,并有意将女儿嫁给他。这便是周扬与吴淑媛婚姻的开始。

对周扬来说,他并不排斥这段婚姻,因为吴淑媛并非旧式女子,知书达理。而且,他与吴淑媛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两个年轻人对彼此都有好感。

婚后,周扬与吴淑媛相敬如宾,很快有了两个孩子。

吴淑媛将周扬视为自己的一切,她虽然并不能深刻地理解什么叫“革命”,但愿意追随丈夫,只要是丈夫做的事,在她眼里都是正确的,她都无条件支持。

或许,吴淑媛也有传统道德观的成分,可更多的是她对丈夫毫无保留的爱意和信任。

周扬家庭并不富裕,参加革命后又需要大量经费,所以家里时常揭不开锅。即便如此,吴淑媛也没有一句怨言,在照顾好丈夫、孩子的同时,她还会想办法获得经济来源。

未出阁时,吴淑媛就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所以每次回娘家,她其实都是回去要钱的。吴淑媛的母亲也不吝啬,每次都给女儿准备一大包金银首饰。

吴淑媛将这些首饰放在抽屉里,每次用到钱就拿一件换钱。如果有同乡或者丈夫革命战友遇到困难时,她也会出手援助。

可吴淑媛没有料到,自己不要求回报的爱竟然会被辜负。

1934年,吴淑媛又怀孕了。以往怀孕,周扬都会和妻子孩子一起回到益阳老家,待生产完毕后再和一家人回到上海。这一次也不例外,周扬像前两次一样将妻子和两个孩子都送回了老家,可还没等孩子出生,他就着急往上海赶。

吴淑媛并没有发现丈夫的异常,以为丈夫真的是因为工作缠身。但她哪里想到,丈夫的心已经不在她这里了。

十月怀胎,吴淑媛第三个孩子顺利出生。不久,她便收到了丈夫的信,说暑假会回来接她到上海。于是,吴淑媛满心欢喜等着这一天,在闲暇时候,她还做了丈夫最喜欢吃的甘草梅。

可吴淑媛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丈夫回来,一直等到了第二年春天。春天青梅上市时,吴淑媛又做了一坛甘草梅,想到丈夫看到两坛甘草梅欣喜的样子,吴淑媛也忍不住地高兴。

不久,吴淑媛又收到了丈夫的信,信上说他这个夏季一定会回家。但直到整个夏天都过去了,吴淑媛仍不见丈夫的影子。

从这年开始,吴淑媛每到春天就会做一坛甘草梅,期待丈夫回来。转眼间七年过去了,吴淑媛的干草莓也做了七坛,但丈夫还是没回来。

这七年间,吴淑媛有时也会听到一些关于丈夫的传言。婆婆对吴淑媛非常喜欢,担心儿子果真做了辜负儿媳的事情,就写信问:“是不是老婆孩子都不要了?是不是把家里人都忘了?”得到的回复是:“我现在在延安做教育厅厅长,不会做对不起家人的事情。”

对于丈夫的保证,吴淑媛是万分相信的,她还嘱咐孩子们,不要听信谣言。

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吴淑媛与周扬彻底失去了联系,她独自照顾着老人和孩子,十分辛苦,唯一的慰藉也只有疼爱自己的母亲。

然而,由于年迈,吴淑媛的母亲一病不起,两年后溘然长逝。母亲的离世给吴淑媛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她几乎每天都会到母亲坟前哭泣,一哭就是一两个小时。

吴淑媛的哭泣自然是对母亲的思念,可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的哭诉。

更让吴淑媛难以接受的是,丈夫对自己的辜负。

1941年的一天,吴淑媛终于有了周扬的消息,报纸上刊登了周扬给郭沫若的一封信,但里面的内容却让吴淑媛坠入了深渊。周扬在信中写道:“苏已进抗大,小孩已进幼儿园。”

吴淑媛顿觉五雷轰顶,原来周扬认识了一位女青年,并与她有了两个孩子。

吴淑媛感到十分崩溃,她望着自己做下的七坛甘草梅心痛欲裂,绝望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把这些梅子都吃了吧。”从此,吴淑媛再不做梅子了。

或许是得知自己多年的真情被辜负,吴淑媛很快就病了,脖子上长了一串长长的淋巴。这个淋巴是导致她失去生命的最直接病症,可谁又清楚感情破碎才是使她“枯萎”的主要因素。

吴淑媛真的从来没有发现丈夫变心的蛛丝马迹吗?后来,她的儿子周艾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母亲其实早有察觉,曾有一次,她帮父亲收拾衣服时,在西装夹层里面发现了一个女性写的一封信,但她还给了父亲,她从来都相信自己的丈夫。”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