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中日军队差距有多大?一个日军4人小组便能迟滞国民党中央军一个排,甚至地方部队一个连的进攻。

淞沪战场上,国民党虽然从全国各地征调了数量众多的部队参与战斗,但能够真正与日寇相抗衡或者说旗鼓相当的部队屈指可数,即使国民党引以为傲的德械师也无法与其比拟。
咱们就以国民党序列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德械88师为代表,单从士兵个人的步枪子弹数量与日寇进行一次简单的比较。
根据真实连队记录,淞沪战场上,88师下属的一个连每名士兵可以领到40发子弹,这是一个士兵一天的携带量,更是这名士兵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内的弹药供给量,一旦用完,那就意味着它无弹可用,更无法向敌人发起射击。
反观日寇方面,同时期的日寇士兵每人可以携带110发子弹,且每天还可以领取100发子弹的补给量。

如此充足的弹药供给,使得日寇士兵即使用三八大盖也可以无限制的射击,从不用担忧弹药会出现短缺。
这还仅仅是日寇士兵在作战时所能够配发的步枪子弹,至于其他诸如机枪子弹更是数量不菲。
到了手榴弹方面,日寇方也具有绝对性的优势。
太原会战时,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将士曾经无奈地表达过,在战场上与日寇拼武器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
与日寇打阵地战时,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受碾压,日寇阵地上发射而来的迫击炮弹竟然比国民党军队的子弹还要多。

这种描述并非夸张,而是实打实的存在于抗日战场上。
蒋介石的德械师尚且有如此大的差距,到了地方部队更是差距悬殊。
据说,地方杂牌部队每个士兵手中只有3发子弹,一旦消耗完毕,那么,他们手中的枪支还不如一把大刀有杀伤力。
在上海的一处战场,日寇派出4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他们在大厦前的楼梯旁,利用矮墙构置了一个简易的工事。

4人手中的武器只有两样,三八大盖和大正11式。
三人手持三八大盖利用墙体作为掩护,实施定点狙杀,至于下方的日寇士兵则手持大正11式,利用数量充足的机枪子弹持续不断地向冲锋而来的中国军队发起射击。
这样的配置让日寇的火力既有精准性,也有延伸性,在他们正面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
大正11式在国际上算不上什么好机枪,但在中国战场却是顶级般的存在,一支轻机枪足以压制一个连的军队。

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只能被这4人牢牢地压制在正面阵地上,想要前进一步必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军队不是不勇敢,而是真的在武器装备方面有太大的差距。
日寇的装备不算精良,至少在英美德苏面前是菜鸡,可同时期的中国军队面对日寇时依然是无能为力。
抗日神剧当中,虽然描述了手撕日本鬼子、刀劈日寇的景象,但中国人的确是靠着坚韧不摧的精神弥补了在武器性能方面的差距。

最强盛时的日寇,没有打败最弱的中国,中国人挺了过来,靠的不仅仅是武器,而是精神。
中国人是坚韧的,这种精神从来没有中断过,无论在抗日战场,还是在朝鲜战场,中国军人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悍不畏死的忘我精神才是制敌取胜的关键。
面对日寇我们没有输,面对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我们也没有低头,我们也曾打出1个人守两个阵地,1500名联合国军7次拿不下一个山头的战绩。
更有我军一个班6个人,如钉子般钉在阵地之上,扛住了加拿大一个旅5000人的数十次进攻。

抗战虽难、朝战虽艰,但中国军人和中国人都昂首挺胸走了过来,可歌可泣的中华民族必将璀璨于世界之巅,这是不争的事实与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