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浙江桐庐篇

吴钩斩古今 2024-04-05 20:52:37

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提平东校尉贺齐为威武中郎将,令其讨伐黟、歙等地的山越,平叛后获得大量山越人口。黄武四年,因安置山越民致使人口增多,遂析富春县地增设建德、桐庐、新昌三县,属吴郡。并于明清桐庐县治以西十五里漏港滩筑有城池。

清初桐庐县图

此即桐庐建县之始,在桐庐县志中记载有“桐溪”“桐山”“桐洲”,其名由来盖因建县前地属富春县桐溪乡。桐溪(江)为徽州、衢州、金华三水入境合流之称谓,进入桐庐境内后又接入富春江(新安江桐庐至富春段)。

1843年桐庐县舆图

南朝陈祯明元年,桐庐县改属钱唐郡。隋开皇九年平灭南陈,桐庐县被废,其地并入钱唐县,属杭州,三国古城亦遭废弃。仁寿二年鸿胪寺丞苏伦复置桐庐县,将新县治设于桐江西山庄,属睦州。

清代桐庐县志县治图

唐武德四年,李子通伪朝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又设严州治桐庐县。武德七年江南平定,朝廷又废严州,桐庐仍隶睦州。贞观二十年,移县治于桐庐乡,并筑城。开元二十六年,因县城低洼易涝,遂移治于桐江口,但并未筑城。

民国桐庐县简图

唐末光化三年,占据杭州的钱鏐将桐庐划归杭州镇海军节度。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纳土归宋,桐庐复属睦州。此后睦州历经宋元明清四代改名严州、建德路、建安府、严州府,桐庐始终隶于其下。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桐庐县治

1943年浙江省桐庐县图

宋朝桐庐县额设厢军175人。明朝桐庐在严州守御千户所防守范围内,本县分守官兵283人。清代境内设桐庐、中山、铜沙洲三汛,负责境内治安补盗以及粮食水运安全。

1943年桐庐县城区图

1968年美国卫星拍摄的桐庐县城区域

桐庐虽无城,但有城门四座。南门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由知县孙景初建,名为望杭,明嘉靖四十三年重建改名迎薰。北门亦建于宋代,原名通衢,嘉靖四十三年重建改名拱极。东门建于明崇祯六年,名曰启明。西门始建年代不详,原名长庚,雍正元年重修改名为阜成,咸丰年间因战乱被毁,光绪初移址小岭重建,改名四美,民国时又移建于山麓仍用长庚旧名。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