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四千就可以买到入门级独显的笔记本电脑,现在为何不行了?

凡尔赛百态 2025-02-07 01:48:32

2015年,按照当时金价每克250元,4000块钱能买16克黄金。

现在,黄金每克650元,4000块钱只能买6克黄金。

如果你六七年前月薪4000,可能过得不错,能买起当时的旗舰手机,而现在月薪4000已经做不到了。

不管你承不承认,钱,没有当时值钱了。

十年前四千就可以买到入门级独显的笔记本电脑,现在为何不行了?

入门级独显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这类显卡已显得不合时宜。

早在三四年前,集成显卡的性能就已经超越了它们。

本应成为新一代入门级独显的MX550,虽然被标价在5000元左右的设备上搭载,但其实际性能已被同时期产品所超越。

这意味着,增加一块显卡反而不如没有显卡的设备性能好。

这种情况不仅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制造商也不愿意为没有带来性能提升的额外成本买单。

当不增加任何费用就能获得同等性能时,这样的产品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以美图手机为例,当主流手机通过软件就能达到相同的拍照和修图效果时,消费者自然不会选择额外花钱购买美图手机。

到了2025年,入门级独显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升至RTX4050级别,这样才能与集成显卡在性能上有明显区别,流畅运行一些集成显卡无法应对的游戏,其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但通常这样的配置价格会超过6000元。

鉴于当前核显的性能已接近入门级显卡,若独立显卡的性能仅与核显相当或略高,您是否还愿意投资于入门级独显呢?

目前市场上主流核显的性能大约在英伟达的GTX 1650到GTX 2050之间。

要显著超越这一性能水平,至少需要达到GTX 2060或更高如GTX 2070的档次。

这类显卡已经不能算是入门级别的了。

既然核显的性能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又何必再制造所谓的“入门级显卡”呢?

技术的快速发展确实令人惊叹。

在算力挖矿的浪潮中,首先受益的是芯片资本,尤其是GPU芯片投资。

起初是CPU用于挖矿,随后转向了GPU,ASIC矿机也加入了战局。

英伟达和AMD作为GPU市场的领头羊,自然是最早享受到这一波红利的企业。

随着挖矿热潮的兴起,独立显卡的价格水涨船高。

对英伟达和AMD而言,无需过多努力就能在市场上获取巨额财富。

这种快速获利的方式远比其他投资来得简单,通胀和资产贬值等问题在这里似乎并不构成威胁。

在矿潮期间,显卡价格被推至高位;每当新一代显卡发布时,价格更是飙升。

从GTX10系列到RTX40系列,独立显卡的价格年年攀升。

一旦价格上涨,要想让它降下来就变得极其困难,因为资本的本质是贪婪的——如果能多赚500就不会只满足于200。

挖矿不过是资本炒作的手段之一,而独立显卡只是他们用来收割的工具。

这一切背后所隐藏的,正是资本无尽的贪婪之心。

对于那些不打游戏且没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而言,当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微型电脑可供选择。

对于有游戏或工作需求的用户来说,短期内可能还无法看到满足他们期望的产品。

硬件的提升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软件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在一段时期内,硬件往往难以满足当时软件的需求。

换句话说,性能始终处于渴望状态。

而独立显卡则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其额外的规模、额外的供电以及额外的显存等特性,无疑比集成显卡更强大。

如果你追求高性能,那么独立显卡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是否存在一种情况使得独立显卡不再具有优势呢?

答案是肯定的。

现阶段单独的声卡就显得非常微不足道。

因为人类的听觉相较于视觉,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弱得多。

这方面的硬件很早就已经达到了极限,对大多数人来说,独立声卡的优势并不明显。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有一天核心显卡能够轻松达到人眼视力的上限时,再追求更强的独立显卡就没有意义了,限制你获得更好画面体验的将不再是电脑硬件本身,而是人类的生理限制,此时独立显卡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就目前显示技术而言,距离这个技术上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