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昇
(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其作品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传奇《长生殿》、《天涯泪》、《回文锦》、《闹高唐》等,杂剧《四婵娟》。
二、《长生殿》思想主旨
• (一)歌颂真情
• (二)历史反思
三、人物形象
(一)唐明皇
1、多情而专一
《定情》:“升平早奏,韶华好,行乐何妨。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密誓》:“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谕此盟,双星鉴之。”
2、爱极而乱生
《埋玉》:“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
“若是再禁加,拼代你陨黄沙”
《闻铃》:“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
3、败而能悔
《惊变》:“寡人不幸,遭此播迁,累他玉貌花容,驱驰道路。好不痛心也!”
《埋玉》:“寡人不道,误宠逆臣,致此播迁,悔之无及。妃子,只是累你劳顿,如之奈何!”
《献饭》“此乃联之不明,以致于此。”
《哭像》:“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
《神诉》:“国事危,君王有令也反抗逼,怎救的,佳人命摧。”
《觅魂》:“想当日乱纷纷乘舆值播迁,翻滚滚羽林生闹喧,恶狠狠兵骄将又专,焰腾腾威行虐肆煽,闹吵吵不由天子宣,昏惨惨结成妃后冤。”
《补恨》:“想那日遭磨劫,兵刃纵横,社稷阽危,蒙难君王怎护臣妾?妾甘就死,死而无怨,与君何涉!”

(二)杨贵妃
1、因色得宠
2、以智固宠
3、为国捐躯
《埋玉》:“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
“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
《神诉》:“若不是慷慨佳人将难轻赴,怎能够保无虞,扈君王直向西川路,使普天下人心悦服。今日里中兴重睹,兀的不是再造了这皇图。
《埋玉》:“国忠纵有罪当加,现如今已被劫杀。妃子在深宫自随驾,有何干六军疑讶。”
《弹词》:“休只埋怨贵妃娘娘,当日只为误任边将,委政权奸,以致庙谟颠倒,四海动摇”。
《私祭》:“那里是西子送吴亡,错冤做宗周为褒丧。”
《埋玉》:“罪孽深重、罪孽深重,望我佛度脱咱.”
《冥追》:“想当日天边夺笑歌,今日里地下同零落。痛杀俺冤由一命招,更不想惨累全家祸。”
《情悔》:“只怨我在生所为,哪一桩不是罪孽。”
四、结构艺术
(一)结构艺术充分考虑到了适应舞台演出的要求。
1、两套结构
(1)定情(盟誓》——死别(违誓)——对真情的追忆,真爱不再的悲哀——情悔(渴望真情)——月宫重圆
(2)治世(明君贤相)——乱世(君臣无道)——对盛世的追忆,盛世不再的悲哀——悔过(呼唤纲常)......重建太平盛世
2、金钗钿盒
(二)曲文糅合唐诗、元曲的特点,形成清丽流畅的风格。
(三)在宫调运用和曲词的审音协律方面十分考究。

第二十四出《惊变》
1、整出戏构思巧妙,作者将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情节组合在同一出戏中,前欢乐,后凄凉,前安逸,后惊急,两相映照,正突出了“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主题,表明社会的动乱,正是封建统治者的纵情享乐造成的。
2、全出曲调格律整饬,采用南北全套的形式,在“小宴”部分,当李隆基与杨玉环同时在场时,让李隆基唱北曲,杨玉环唱南曲,以南北曲调声情上的差异,来突出两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3、曲文清丽流进,既有文采,充满抒情色彩,与剧情相合,又不堆砌辞藻,明白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