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时任全国人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信,他拆开后从中发现了一封夹带的小信。这封小信居然出自钱学森之手,多年后这份小信被公开,也揭开了当时我国换钱学森回国的条件。

钱学森亲笔求援小信公开了
天道酬勤,大放异彩钱学森赴美留学是在1935年的时候,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后,钱学森每天早上6点起床,用大量的时间学习和做实验,不久后,钱学森又前往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导师冯·卡门在航空领域深耕。
虽然是名理科生,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赋予了钱学森感性和有文采的一面,他曾在《火箭》一文中如是写道:
“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钱学森早年照片
怀着这样的理想,再加上天道酬勤,钱学森很快在科学领域大放异彩,他与导师一起合作研究可压缩边界层,创立了能够在整个亚声速范围内,较精确估算翼型上压力分布和临界马赫数值的公式。
该公式的诞生充分证明了钱学森的能力。1940年,钱学森加入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小组,开始研究火箭。此后经过7年的经验积累,钱学森成为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也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钱学森在讲课
到1949年5月的时候,钱学森收到一封来自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信,邀请他回到中国领导航空工业的建设。这封信让钱学森非常激动,“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是他们这些留学学子根植于心的理想和信念。
很快,钱学森辞去与美国军方联系甚密的职务,因为他清楚这些职务会成为他和家人回国的阻碍。
等到1949年10月1日,钱学森和决心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相约回国,但他没有想到,之后长达5年的时间,自己居然会被迫留在美国。

钱学森年轻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950年,钱学森因为推荐了一名叫威因鲍姆的研究员,不久后被吊销“从事机密研究工作”的安全执照,理由很简单,这个威因鲍姆是美国共产党。
当时被“麦卡锡主义”笼罩的美国政府,怀疑钱学森与共产党有密切联系,从这时候开始,只要涉及一丁点军事机密的研究,钱学森都被拒之门外。但由于钱学森已经做好了回国的准备,所以他没有辩解,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钱学森在美国(左三)
当年8月23日,钱学森前往华盛顿,礼节性的向时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的丹尼尔金贝尔辞行。
金贝尔当然不愿意放走钱学森,他要钱学森再好好想想,但钱学森去意已决,于是在钱学森离开后,金贝尔立刻致电司法部,要司法部扣留钱学森,因为钱学森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在此前多年时间里,钱学森90%的工作都属于军事机密,美国当局无比清楚钱学森的个人价值,甚至给出他一人能抵五个师的评价。

钱学森知道很多美国军方机密
为了不让钱学森回去用技术和知识武装中国,甚至是苏联,美国直接将钱学森扣留在洛杉矶。
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奉命检查钱学森提前送到海关的行李,将其中的私人书籍、普通笔记等说成是“美国机密文件”,然后以“企图运输秘密科学文件罪”,将钱学森关到特米诺岛。
在特米诺岛上,钱学森被关入一个单间,调查人员严禁他跟任何人讲话,夜幕降临时,每三分钟控制单间内的灯亮一次,借此让钱学森屈服。

央视4台纪录片中钱学森曾在狱中度过了13天的画面
幸运的是,钱学森在美国有些真朋友,他被拘禁的消息传出后,时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的李杜布里奇,还有他的导师冯·卡门等人,凑钱将钱学森保释了出来。
钱学森当时的情况特别糟糕,仅仅13天的牢狱生活,就让他差点丧失说话能力,体重掉了将近12斤。尽管脱离了牢狱,可钱学森根本没有得到自由,他开始被迫参加一场又一场听证会,生活和工作必须受到监听,凡外出必被跟踪……

钱学森被迫参加听证会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5年,对回国越来越渴望的钱学森,终于等来了一个可能让自己如愿回国的机会。
仔细筹谋,焦急等待1955年,钱学森偶然在《人民画报》上,瞥到一张照片,照片中毛主席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身边陪同的人,正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老师陈叔通先生。
陈叔通与钱家是故交,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一职,钱学森觉得可以向陈叔通求援。

毛主席与陈叔通
回到家后,钱学森写下致陈叔通的求援小信,为了保险起见,钱学森又写了一封大信,将小信夹在大信中寄出,之后钱学森与妻子便开始焦急地等待。
很幸运,这封信最后顺利送到了陈叔通手里,陈叔通看着信中钱学森对自己当前处境的自述:
“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不免有些哽咽。

陈叔通老先生
再往后看,又读到钱学森请中国政府万勿相信美国政府的话:
“现在报纸上说中美交换被拘留人之可能,而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
随即钱学森举例说郭永怀一家也被限制,归国无途。继而钱学森又说:
“这些人不回来,美国人是不能释放的。”

钱学森在美国
而这里提到的“释放美国人与否”,正是中方提出的换钱学森等人回国的条件。
原来这段时间,中美双方一直在进行谈判,中方愿意以在抗美援朝期间被俘的美军飞行员,换在美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机会,可美国方面一直在狡辩,称当前的在美留学生都是自愿留在美国的,政府无权干涉。
负责谈判的王炳南清楚其中龃龉,但他又没有证据证明美方是在阳奉阴违,谈判一下子陷入僵局中。

王炳南与美方代表谈判在美留学生事宜
这个节骨眼上,钱学森的信成功送到陈叔通手里,陈叔通则赶紧将信转交给周总理,周总理看到钱学森的求援小信后眉眼松开——谈判稳了!
他立刻让外交部给王炳南发电报,要王炳南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要求美方释放钱学森。美方在之后虽然一直拒绝承认美国在拘留中国留学生,但有钱学森的亲笔求援小信在,美方的言论显得脆弱不堪。
最终迫于压力,美国当局只好放钱学森一家回国,当然,中国也信守承诺,释放了美军飞行员俘虏,甚至为了表示诚意和堵住美国当局的嘴,我国干脆提前释放。

被释放的部分美军飞行员俘虏
1955年9月17日,在美国当局愤恨的磨牙声里,“五个师”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此后的多个夜晚,美国军方官员们夜里都怄得睡不着觉,因为他们逐渐发现,他们放回中国的,可不止“五个师”。
参考资料:
[1]《纪录片披露:钱学森在美国曾遭受13天非人折磨,一度失去语言能力》 贾文程.共青团中央
[2]《一封绝密求援信,辗转寄回祖国,揭开钱学森五年“回家路”》 京报网
[3]《红色文物故事丨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求救信”》 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4]《国家记忆-“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20200504)》 CCTV-4中文国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