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在志愿军战士眼里“不堪大用”的蓝布,曾当过包袱皮,又当过蒸笼布,最后还是翻译认出了它的真实身份,后来这块蓝布被送到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这块布到底是什么来头?战士们除了它还在战场上获得什么呢?

在朝鲜战场上缴获的“蓝布”
吃掉北极熊时值1950年11月30日,9兵团已经在长津湖地区与美军进行了几天的交锋。异常的天气和志愿军装备后勤的落后,让宋时轮和陶勇下决心改变战术——集中优势兵力,解决掉美军的一个环形防御阵地。
这一战术思想,我军早在红军时期进行“反围剿”作战时,就在采用了。经过多年以来的验证,我军充分认识到这一战术的厉害之处,也将此战术运用得特别纯熟。

志愿军在冲锋
宋时轮和陶勇下达“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令后,27军行动起来,他们集中了两个师的兵力和全军炮兵,直奔被围困在新兴里的美军而去。这支美军部队正是赫赫有名的美七师31团,即“北极熊团”。
31团原有兵员1035人,早年在二战战场上也是一个狠角色,但是来到长津湖后,可怕的严寒已经让这支部队备受折磨,在11月27日,受到突然而至的志愿军的冲击,整个美军大部队被斩成五截。

长津湖战役一角
美七师31团短暂地慌乱了一下,之后迅速冷静下来,借助装甲武器构建起环形防御圈,以此来抵御志愿军的打击。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很差,每个团也就八九门老式火箭筒,能用来冲破坦克防卫圈的大炮一门都没有。
在步兵战士进行冲锋的时候,炮兵战士欲用好不容易运到阵地上来的迫击炮以及炮弹等提供火力支援,但受限于寒冷的天气,一发发炮弹打出去,将近有2/3的是哑弹,根本不炸。

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
步兵战士只能咬牙凭借步枪以及冲锋枪等,去冲击敌人的钢铁堡垒。
如此与美军纠缠了两三天,志愿军开始集中优势兵力,战士们知道迫击炮什么的大概率派不上用场,于是果断舍弃之,尽可能多的挂上手榴弹,一边朝着美军的环形防御阵地投弹,一边向前冲锋。
在密集频繁的手榴弹爆炸攻势下,31团环形阵地的外围防线被突破。

志愿军趴在雪地里作战
接下来战士们一鼓作气,冲到美军团指挥所和炮阵地那里,乱枪解决了31团团长麦克莱恩,同时借助手榴弹炸得美军炮兵四处逃窜。
31团炮阵地被迫歇菜,团长也一命呜呼,群龙无首的31团陷入混乱之中,通信兵满怀希望地发出求援信号,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也迅速部署,派出一队人马来救援,但被志愿军一棒子打了回去。
最后枪声渐歇,史密斯心中一阵寒凉,他知道,美七师31团,曾叱咤风雨的“北极熊团”,没了。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
没过多久,他看到跌跌撞撞地从新兴里方向跑来的美韩军,这些士兵在混乱中侥幸逃了出来,面上都带着四五道冰泪痕,一脸的惊慌失措。
到这个时候,美军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大号之一——“北极熊团”全军覆没了。
地图和蓝布战斗结束后,志愿军战士们开始打扫战场,239团3营的通讯班长张积庆捡到了一块蓝布,蓝布很好看,上面绣着鹰、熊、一堆草(鹰爪中的橄榄枝)和一把箭,还有根本不认识的文字。

志愿军战士缴获的“蓝布”
张积庆挠了挠头,感慨美军的审美真不一样,喜欢这种花里胡哨的布。随后开始继续捡东西,他捡了散落的武器、捡了一些散碎食物,由于两只手实在是拿不下了,张积庆忽然想起那块蓝底杂花的布,便折回去将布拾起来,充当包袱皮使用。
相较于张积庆,去美军团指挥所收缴东西的战士,发现的东西显然重要的多——战士们发现了一份美军地图,指战员通过解读地图上的信息,发现美军居然有想要进攻上海的意图,这可是个重大发现!

缴获的美军地图
其实不光是上海,在美军的这份地图中,还有一个箭头指向中国东北,另一个箭头指向福建。这份地图充分说明了美军在朝鲜半岛作战的同时,还意图将中国开辟成下一个战场。
而这份地图的出现,也让指战员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抗美援朝非常有必要,且这场战争中国一定要胜利!回想当初,在中央决策是否要出兵朝鲜时,其实有一些人并不赞同出兵朝鲜,理由之一就是“美军未必会对中国出击”。

决策抗美援朝油画作品
但是当美军打过三八线,开始朝着中国东北地区逼近后,中央迅速做出决定,一定要出兵援朝。毛主席更是非常明确地指出: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总之,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主席在工作
就这样,志愿军秘密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就在志愿军开赴朝鲜后不久,中国东北的安东地区就遭到了美军的大轰炸。
如果当时中国没有迅速入朝,那么在东北长驱直入后,美军接下来的目标,极有可能是上海,要知道当时美国的第七舰队就在台湾海峡,要对上海发动突袭也不过是一道命令的事情。

美军第七舰队在朝鲜战争期间蠢蠢欲动
然美军没有想到,中国人真的敢介入朝鲜战争,且在这一个多月的交锋中,美军再难从地面上靠近鸭绿江一步!
蓝布的来头也不小由于指战员们的视线都集中在那张珍贵的地图以及装备上,张积庆当成包袱皮使用的那块蓝布一直无人问津。后来炊事班因为缺少蒸笼布,向战士们询问谁有带合适的布,张积庆赶紧将蓝布贡献了出来,正所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嘛。
又过了一段时间,军队内的翻译刘光瑞无意间看到了已经沦为蒸笼布的蓝布,仔细辨认了下才惊觉这是美七师“北极熊团”的团旗。

“北极熊团”团旗
刘光瑞向3营营长毕序阳汇报后,毕序阳将旗子上交给了团部,团部也着实没想到这面如此重要的旗子,在被缴获后的经历竟然如此曲折。
虽说“整团覆灭,团旗被缴,团长被毙”非常耻辱,但毕竟“北极熊团”是美军的一个代表军团,故而美军并未将该团建制从序列中删除,而是重建了它。“北极熊团”重建后仍然活跃在韩国战场上,后来还参加了越南战争。

北极熊团的番号并未被取消
最后再说回被志愿军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它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建立起来后,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被妥善地安置于内。